中成藥安全嗎?

曾於2007年2月9日刊登於信報副刊 - 香港家庭醫學學院趙安慈醫生

王太陪媽媽覆診高血壓後,從手袋拿出一樽藥丸,問:「醫生,我吃這些藥好不好?」只見孳樽上列出種中藥成分,說明既可滋陰養顏,寧神健體之餘又防止衰老,更「全無副作用」。事緣她正值更年期,自覺體力下降,忽冷忽熱,睡眠欠佳;看到電視報刊的廣告,心思思到藥房一看,再經售貨員極力推介下,便買下一堆中成藥,包括靈芝、人參精華、冬蟲草粉、補陰丸、白鳳丸等「保健」食品,可是吃過一樽又一樽,身體健康未見起色,今次決定「搭單」問問家庭醫生。

「強心補肺,健脾補腎」等,並不是西醫的基本概念;既是中藥,便理應從傳統中醫的角度去了解。傳統中醫的精粹,是針對每個人的獨特體質,以「望、聞、問、切」取得病人的個人資料,用中醫的哲理邏輯去分析,判斷為什麼「証」﹝注意:不是什麼「病」﹞,才決定治療方案。這個系統、有次序的過程,稱之為「辨証論治」。因應某一種病去使用一種藥,或一條方,而不理會病人的個別體質,殊非中醫的傳統。因此,若病人不先被「辨証」,單單針對血壓高而決定服用什麼藥,或收經後例必使用某條方,是對中醫的誤解。對於王太的問題,傳統中醫的答案當然是「不好!」

勿亂吃補健食品

從西醫角度,又應如何回答王太的問題呢?西醫治病用藥的理念,源於對「疾病」的理解,從成因、病理、治療,需有大量的觀察及科研證據,包括:生化學上的解釋,藥物在體內的吸收、副作用等。要把一種藥列為有效及安全,不論是針對一種病﹝如糖尿病﹞,或一個病徵﹝如止痛藥﹞,都須要嚴謹的臨床測試,作統計、分析、公布。回到靈芝、冬蟲草等中成藥,既沒有說清楚是針對哪一個病或病徵,亦沒有正式認可的科研數據,西醫當然也會say no。

從市民或消費者的角度呢?可否把這些靈芝、冬蟲草等,當作補健食品,「有病治病,無病補身」?那麼,最重要的問題倒是:中成藥安全嗎?且從坊間可買到的「西藥」探討:維他命A或B太多會中肝毒;維他命D太多會引致腎石、血壓高;維他命E中毒會腦出血。有研究指出,長期吃太多紅肉也易生腸癌;即或是食物,也有「每天適當分量」。中成藥保健食品,有單味藥和複方,是真正的「藥」,非但「點只食物咁簡單」,偏偏還有很大的「作用」,又怎可能長期服用而無副作用呢?有理無理,天天服用,以平常心從消費者角度來看,也是極不安全的。

缺乏正確資訊

實在,當一個人感到須要「保健」時,巳經是一個訊號,例如自覺容易疲倦、精神不佳、睡眠不隱、心緒不寧,隱隱然感到健康下滑。與其自我診斷一番,買「保健」中成藥,倒不如跟家庭醫生談談,詳細說出不適的地方,或心中的疑慮,作適當的檢查。有病治病,無病的話,也可放心,亦可趁機作健康檢視及預防。不是說笑,可知道醫生常用而又十拿九穩的「神丹」嗎?此「神丹」能補腦安神、健肺強心、行氣活血、補腎強骨─就是「作息有序、清茶淡飯、心清氣朗、適當運動」。

寫到這裏,不禁概歎,香港奉行自由經濟,市場力量自有其美妙的調節功能,如能提高效率及減少官僚浪費等。然而,在「醫療」這個領域中,消費者和「產品供應者」﹝或「服務提供者」﹞掌握的資訊有天淵別。試問,說到檢驗﹝如不同的掃描﹞、藥物﹝如降膽固醇藥﹞,或手術﹝如時下流行的各類激光治療﹞等範疇,普羅大眾如何能掌握日新月異的醫學資訊,作最合乎自己需要的抉擇?市民每天活在鋪天蓋地,「在商言商」的宣傳攻勢中,是處於一個不平等、不透明的「交易平台」,市場力量也不是在公平的環境中運作。

提供不偏不倚的醫療資訊,讓市民從被動、被牽引的「低」位「升高」一點點,好使每個人在切身的醫療需要上,採取主動,能夠真正地「選擇」,才是醫者維護民康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