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病人是戰友關係

曾於2005年11月11日刊登於信報副刊 - 香港家庭醫學學院林永和醫生

李先生從上海工幹回來,不適了三天,向醫生嚷着要特敏福。其實他只是患了普通傷風,醫生於是向他解釋病情,說明不需服用特敏福,並指出該藥只在病發後首兩天服用才有效。他聽後放心了許多,同意醫生只處方收鼻水及退燒藥。

陳先生患上高血壓半年,不肯服藥,又不願改變飲食習慣,但近日求診時卻突然要求處方降血壓藥,醫生追問下,發現他的老朋友最近因「爆血管」而離世。醫生便與他一起選擇合適的藥物,他亦表示會定時覆診。

藥物治療往往被視為醫生治病的重心。綜合不同的地區的統計數字,能夠按照醫生指示服藥的慢性病患者,竟少於40%;就算是只需服用一周的抗生素,要病人完成整個療程也似乎難度甚高。本來,醫生努力醫病,病人亦希望盡快痊癒,理應一拍即合,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假若醫生與病人溝通不足,病人未能理解醫生的診斷和藥物的效用,病人便可能不願服藥,令前功盡廢,病情被耽誤。

家庭醫生為病人處方藥物的過程,可說是醫療科學與溝通藝術的融合。藥是病人吃的,其想法及意願當然重要。家庭醫生可能需要問病人:覺得自己患什麼病?想醫生怎樣幫助?對診斷、藥物及治療,是否理解及接受?家人有何意見?掌握這些資料,再配合診斷,以及最新的治療資料,雙方從商討中達致治療方法上的共識,病人便不會那麼容易半途而廢。

溝通是雙向的,理想的模式是雙方能建立互信及黙契。醫學的發展令可用的藥物數目大增,但其中治效不理想的亦不少。很多疾病的早期病徵並不明顯,在未能得出確實的診斷之時,病人應明白也許要多試某類藥物,然後觀其反應才能確診。

下次向家庭醫生求診時,除了描述病情外,您的意見、擔憂及要求,都可毫無保留地告訴醫生。即使是看似無關重要或愚蠢的疑問,家庭醫生亦會細心聆聽及解釋。十數分鐘的診症時間,可能不足以改變你一貫的想法,但每次診症累積起來,謬誤便可逐漸糾正。醫生與病人能成為互相理解的親密戰友,開藥自然得心應手。

同樣的診斷和同樣的藥物,同在不同的病人身上,可能會出現不同的的反應。當藥物無效時,病人可能會批評「醫生差,藥物喳!」;有效時,卻盛讚醫生、歌頌藥物的效能。似乎,除了藥物,醫生本人的某些素質,也發揮很大的治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