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目中的重要他人

曾於2005年12月23日刊登於信報副刊 - 香港家庭醫學學院陳潔玲醫生

情侶中學生跳樓事件,令人既悲痛,又惋惜。衛生署在2001年開始透過學校主動接觸中一至中三學生,向學生、老師、家長教授「基本生活技能」(Basic Life Skills Training,包括情緒控制、溝通技巧等);醫院管理局內個別醫院(港島東聯網健康學校計劃)、香港醫學會(一校一醫生計劃)、默默耕耘多年的志願或宗教團體(如突破機構),為本港青少年所花的心力、時間、資源,不可謂不多。然而,這些林林總總的計劃,有沒有真正觸動這一代年輕人的心,令他們更珍惜生命。

筆者的兒子是小學五年級生,最近他不許我擁抱他,理由是他正暗戀班上一位女孩!青少年的內心世界,很多時就是這樣「自有一套」。不知你仍否記得,年輕時也曾天馬行空,覺得「大人」毫不明白自己心裏洶湧的情緒,不時感到鬱悶、寂寞、徬徨,又常徘徊在「不要人管」和「想有人管」的心態之間?最令人困擾的是,青少年不輕易把心事說出,總愛鑽牛角尖,或跟和自己一樣沒有生活經驗的同輩困坐愁城,令旁人無法伸出援手。

講座、活動、研究,固然有一定的功用;然而,青少年最需要的,可能是父母或身邊一些「重要他人」(significant others)的聆聽。一些有心人,包括社工、校長、老師,都曾到遊戲機舖、球場、碼頭,嘗試跟年輕人建立「接觸點」,不知「家庭醫生」又能否成為青少年的「重要他人」呢?

到診所求診的青少年,患的多是傷風感冒、肚痛腹瀉、濕疹暗瘡及經痛扭傷等小病。若時間許可,總喜歡跟他們閒談一會。開始時多是圍繞家庭、學校、同學或其他令他們感興趣的話題。這些零零碎碎的對話內容,如「下星期三考試,我英文實肥佬!」或「我屋企架電腦壞咗,成個禮拜上唔到網,好慘!」等,都會盡量記下來。不要看輕覆診時一句簡單的問候,如「你上次英文考試結果有冇肥佬呀?」或「你架電腦整番好未?」。青少年感到被關心,往往就在這些「小事」上。

關心之外,還要建立信任。有什麼比細心診斷、悉心醫治、實際解決他們身體不適更有說服力?雖然一年找醫生的次數未必會很多,但年復年的接觸,互信的關係也就建立起來了。關心、信任之餘,還有尊重。許多時,身體語言勝過千言萬語。醫生的言談舉止,對病人和下屬的態度,桌上的遠足或跑步生活照片,青少年都會看在眼裏,作出評價。有時,分享自己的經歷、一個笑話、一個勉勵的眼神,都是打開青少年心窗的鎖匙。待關係建立了,便可適時向他們灌輸正確而有用的醫學知識,包括一些較為敏感的,如性行為、軟性毒品、酗酒等問題。

研究顯示,超過60%的人在自殺前十四天曾向醫生求診。醫生對有自殺傾向的病人提高警覺,迅速處理,責無旁貸;然而,我們最不願見到的,是病人到了絕境才找醫生。除了家庭醫生,有否想過,作為父母、師長、或任何一個普通人的你,都可以成為身旁青少年的「重要他人」,讓他們覺得你會關心、尊重及愛惜他們,願意向你傾訴心事,讓你在重要關頭幫上一把?建立社區支援網絡,需要更多「有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