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病」或醫「人」

曾於2006年5月19日刊登於信報副刊 - 香港家庭醫學學院陳潔玲醫生

眼前的王女士,一臉茫然,垂頭只望着自己的手,沒有哭、也沒有說話。

醫生甲:「你為什麼不說話?」

醫生乙:「我現在替你安排刮宮手術,下星期一吧?」

醫生丙:「你在想什麼?」

醫生丁:「你和丈夫等了這麼多年才懷了這個孩子,這消息一定令你十分傷心、失望,是嗎?」

「與病人溝通」是培訓及考核家庭醫生過程中重要的一環,「角色扮演」是常用的教學和考試模式。以上的模擬病人四十歲,結婚四年,一直希望有小朋友。今次初度懷孕,剛在超音波檢查中發現八個星期大的胎兒沒有了心跳。扮演醫生的,正學習如何把這壞消息跟病人透露。如果你是病人,上面四個反應中,你認為哪一個最顧及病人感受?

「同理心」(empathy)是指「能設身處地,感同身受,把自己當成他人,想像、感受、理解別人的感覺」。有些理論認為這能力是與生俱來的,例如新生兒聽到別的嬰兒哭聲時,也會跟着哭;也有認為是模擬自己過去經歷而儲存的情感。後天的影響可能包括選擇性地使用同理心,甚至壓抑這種人類的天賦能力。

每一個病人都期望醫生能夠明白、理解自己的感受;作為醫生,能在言談表現間讓病人感到被明白,是需要不斷的學習和操練。

有多年照顧末期病人經驗的Dr Robert Buckman,在《How to Break Bad News》一書中,從正反兩面,指導醫者如何對病者正確地表達「同理心」。文首的例子,第一個反應不合格,因醫生不單冷漠無情,而且語帶質問,彷彿病人妨礙了他的工作;第二個反應只觸及安排手術這「解決眼前問題」的技術層面,忽略病人的感受,而且所問的是選擇題,病人只可答「是」或「否」;第三個反應算不錯,讓病人有機會說出自己的感受,但未必令病人感到被了解。

在最後的一個反應中,醫生道出了病人痛苦的感覺及其經歷,正確地表達了「同理心」,讓病人感受到真切的理解和關注。雖然醫生大多責任繁重,分秒必爭,然而,在診症過程中,仍需細心顧及個別病人的感受和需要。許多時,這一點點額外的時間,病人會銘記於心。

他血壓高,卻為何只管覆診,不肯服藥?因為他只有四十歲, 拒絕「靠藥過世」; 她只是極早期乳癌,為何不肯接受手術?因為年輕的她認為失掉乳房,比死更可怕;戒來戒去,戒不掉一支煙?因為生活的壓力實在太大了。許多時,人的行為只是冰山一角,背後的感情、思想、價值觀、處理問題手法、心底深處的盼望,可能連自己也未必全然瞭解。作為醫生,縱使擁有醫藥科技上的知識,在診治過程中,仍需病人合作,才有機會達到治療目標。

醫生正確地表達「同理心」,是真正溝通的第一步。對方要能感受到,才有機會產生「思想」以至「行為」上的改變。溝通是一個互動的過程,醫生從嘗試瞭解病人的過程中,也有機會對人生有更深體會,學習既要醫「病」,更要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