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家庭

曾於2006年7月28日刊登於信報副刊 - 香港家庭醫學學院陳選豪醫生

王先生本來有自己的事業,妻子任職教師,子女聰明活潑。一個大好家庭,在一場金融風暴下,王先生成了失業大軍,性情變得自暴自棄,意志消沉;幸好夫妻互相扶持,共渡難關。

張先生與張太太早在大學時相識,及後結婚,可謂男才女貌;可是她誕下孩子後發現患上紅斑狼瘡症。由於張先生經常穿梭中港工作,大半時間不在香港,令張太太心情低落,她把女兒交給母親照顧,夫婦正因離婚問題鬧得很不愉快。

為何這些家庭在經歷風浪時走不同的路,結出不同的果呢?

不同專科的醫生對滿足感定義各有不同,如外科醫生突破手術、內科教授解證醫學難題、法醫重整案情、微生物學家破解病毒基因,家庭醫生則與一個個家庭病人共同成長,並度過人生起落。

家庭,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必然會籍,我們都在某一形式的家庭結構內成長。這結構模式舉世通存,大同小異。家庭成員由社會認可的生理(血緣)、感情(夫妻)、文化、宗教或法律(如領養)等等條件所規範;成員間的活動在時間(成長)、空間(居所)之中互相影響。各地社會或有不同的模式,歐美社會有所謂「核心」家庭,由男性主導,丈夫外出謀生,妻子打理家務,子女人數二至四人,甚少和祖父母同住。以前東方社會有三代同堂,叔伯妻舅構成具規模的家庭系統(仍見於新界的圍村)。

家庭模式轉變

隨着社會變遷,產生了離婚、單親、同居、同性戀、獨居長者等的家庭模式。這模式正影響其家庭成員的健康。

杜科(Duvall)在1997年把美國家庭的演變過程分為不同的階段:從結婚起、學前孩童、在學子女、子女青少年期至輔助子女進入成年、中年/空巢期(子女離家)至老年長者期。這種區分可見歐美社會以孩子為中心,家庭為孕育培養子女下一代為主要任務。雖然這些演變過程與東方文化不盡相同,但也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基於家庭在不同的階段有相應的功能,當家庭成員或結構出現問題時,它作為一個生命系統體制,為面臨新的挑戰而轉變,重新定位、處理角色任務或保持平衡,若成功過渡,則迎接下一階段的挑戰。這些轉變,每日都在我們的身邊發生。如專業女性放棄事業,全職照顧子女、女兒青春期而性情大變至逃學晚歸、孩子放洋留學、夫婦晚飯相對無言、其他的如久病失業、父母年老痴呆等等,都在引證家庭的「生老病死」。

協助作好準備

家庭對健康的影響是多方面的。我們得自父母的遺傳,規範我們的身高、體形,某些疾病(如地中海貧血);家庭內的溝通影響孩子的感情與性格,父母婚姻和諧,孩子身心自然健康。家庭環境衛生減少傳染病滋生;家庭成員有久病者,照顧者健康也承受極大壓力(Carer Stress),而大病初癒時,家庭的支援,更是復原的一大因素。

依此種種,家庭醫生在人生路上,可以協助家庭作好準備,如婚前輔導,孕前資訊,或家人患了癌症或中風,其他成員須作出的角色改變,前瞻性和預防性的準備,都有助健康過渡難關。

誠然,家庭醫生並不是全能,有些個案也須尋求支援,如社會福利署或非牟利機構(如明愛中心、聖雅各福群會)可以提供實質的輔導和協助。本地大學有家庭研究中心,推廣家庭概念。臨床心理學家、精神科醫生、社工和家庭治療師都提供了專業的支援。個人的健康應積極保養,家庭健康也非必然,同樣需要小心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