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到底做不做手術?

曾於2005年11月25日刊登於信報副刊 - 香港家庭醫學學院陳潔玲醫生

「醫生,年前我看東西有重影,經過連串檢查,才發現原來患了重症肌無力,現需定期服藥;最近醫院醫生建議我做胸腺切除手術,但他們說做手術不保證百分百根治該症。我很害怕做手術,想問問你,這個手術是否非做不可?」

重症肌無力並不常見,病因是免疫系統失調,令肌肉不能正常運作。治療方法包括藥物(如大力丸、 類固醇)和非藥物治療(如胸腺切除)。家庭醫生雖非腦神經專科醫生,然而,病人在作重要醫療決定之前,向熟悉的家庭醫生詢問意見,也是常有的事。

實證醫學

家庭醫學的範圍有別於其他專科。病人找家庭醫生,不需事先轉介,求助的問題,除了心理社交方面,單就身體而言,可以是內、外、婦、兒、骨、眼、皮膚、精神、耳鼻喉科等病症。家庭醫生如何在廣泛而複雜的範圍中掌握最新資訊,幫助病人作「知情選擇」(informed choice)呢?

無論任何專業,聽講座、翻閱書本或期刊是自我進修的不二法門。然而,自醫學院畢業十年、二十年後,要在「每一瓣」都涉獵一鱗半爪,談何容易。十多年前,西方醫學開始興起「實證醫學」(EBM, Evidence-based Medicine,即以科研證據作診治依據),便是針對醫生這必須「與時並進」的需要。

Mc Master University的Dr David Sackett是EBM的推動者,他曾推着載滿電腦、投影機等儀器的小車,邊巡房邊教醫生如何為病人找出最新、最好的證據。全球不少醫生現已逐漸利用資訊科技找尋「現場、即時」( point of care) 的資訊。

至於「以科研證據作診治依據」,你可能會覺得奇怪,難道不是一向都是如此的嗎?其實,在醫學發展中,不少治療方法都只是憑經驗,未必經過嚴格的臨床測試。上世紀70年代國際間開始把臨床測試搜羅、分析、結集,並作定期更新,在90年代成立Cochrane 圖書館。這類「經篩選及評估的科研證據」(pre-appraised evidence),對前線醫生尋找最新資訊極有幫助。

數據非一切

但是,並非所有問題都可找到肯定的答案。以重症肌無力為例,行之多年的胸腺切除手術,只屬「專家建議」,調查發現,全球五十六位專家並非一致認為手術對所有病人皆利大於害。目前的數據顯示,手術普遍的成功率是50%。根據Cochrane資料庫記載,各國專家在2000年合力展開了一項跨國臨床測試,以解答這具爭議性的課題,待最新研究結果出版,手術的利弊或對哪一類病人較有利,便自有分曉。

不過,數據並不是一切。每個人對數據的反應都不盡相同,對某人來說,手術成功率若有80%,便會考慮做手術,但對另外一個人來說,卻可能非到性命攸關也不作考慮。

在細心與病人討論後,始發現他曾有親人猝死手術桌上,他害怕做手術的心態,頓時變得可以理解。即使科研數據已極為明確,若恐懼手術或喪親心結未被正視、疏導,恐怕病人較難開放地考慮各種治療方案。許多時,病人一些深層的想法或意念、切膚的憂慮、難於啟齒的期望,只會跟他信任的醫生道出、商討、協議。

那到底做不做手術呢?需要考慮的因素還包括實際病情、對藥物反應及主診醫生的評估等。不論病人接受手術與否,令他認為自己的憂慮被關注和了解,感到有份參與決定過程,並知道所掌握的資料有根有據,是比較理想的處理方法。家庭醫生雖然未必直接醫治病人所有疾病,但在聆聽、了解、提供資訊、輔導病人方面都可以是其他醫生「有形」或「無形」的工作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