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解讀膽固醇

曾於2006年4月28日刊登於信報副刊 - 香港家庭醫學學院顏寶倫醫生

「醫生,我的膽固醇過高,怎麼辦?」張太憂心忡忡地問她的家庭醫生。

張太四十五歲,剛買了一份新的人壽保險,驗血報告顯示總膽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為6.5mml/L (單位下略)。何謂膽固醇「過高」?為何有些人的總膽固醇只是5.0,已須定期服用降膽固醇藥物;有些人的總膽固醇高達6.5,醫生卻仍按兵不動,只叮囑病人戒口及做運動呢?

研究指出,過高的膽固醇將增加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或腦中風)的風險。提起膽固醇,大家總認為那是壞東西,但它其實也有好壞之分。「好」的稱為「高密度膽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s, HDL);「壞」的則稱為「低密度膽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s, LDL)。簡而言之,LDL將加劇血管硬化、阻塞,對血管有害;相反,HDL會保護血管,預防血管硬化。除了膽固醇,對血管有害的因素,還包括高血壓、糖尿病、吸煙、過胖,但都屬「可逆轉」的。當然,也有「不可逆轉」的因素,例如年紀愈大,患血管疾病的機會愈高;男性患病的機會亦普遍較女性高。此外,如家族中有「年輕」(五十五歲以下的男性及六十五歲以下的女性)的成員患上心血管疾病,其他成員的疾病風險亦較高。

因此,純粹看膽固醇的「高」、「低」,是沒有意思的。同一個「6.5」的數值,對一個抽煙、高血壓的五十五歲男士,跟一個不抽煙、其他一切正常的四十五歲女士,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及處理都截然不同。

相對於高血壓或糖尿病「一刀切」式的指標,「高膽固醇」的界定及控制比較複雜。醫生首要做的,是為病人作「全面性風險評估」(Global Risk Assessment)。根據流行病學的研究結果,英、美及紐西蘭等醫學組織制訂了大同小異的「心血管疾病危機評估表」,以估計個人未來五年或十年患冠心病的風險,這些評估表考慮了「不可逆轉」的因素,如性別、年齡,同時亦綜合了重要的「可逆轉」因素,如吸煙、高血壓、糖尿病、膽固醇水平、TC與HDL之比例等。若有興趣,讀者可瀏覽衛生署的網頁(http://www.pdqa.gov.hk/english/primarycare/clinical/cmp.php) ,其中的《Lipid Management in Primary Prevention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中列有相關的評估表。值得一提的是,一項為期十年、追蹤了三萬多中國人冠心病及腦中風的研究已證實,若把現在西方普遍採用的評估工具及數據,直接套用在中國人身上,可能高估了風險。一個可能更適合中國人的評估表,也可在上述網址找到。

以張太為例,她不抽煙,沒有糖尿病或高血壓,TC 6.5,HDL 1.4,她五年內患冠心病的風險少於2.5%,屬「低危一族」。在這階段,張太毋須服用降膽固醇藥物,多做運動、減少進食高脂肪食物、多吃高纖維食物,並努力控制體重即可。不過,若一位年屆五十五歲,TC同樣是6.5,抽煙、高血壓、HDL 只有0.9,其五年內患冠心病的風險便高於20%,若戒口及做運動三個月後沒有改善,便須考慮服用降膽固醇藥物。

「套餐式全身檢查」,是近年香港人時興的「保健」行為;但更重要的,是找你信任的家庭醫生,為你解讀驗身報告,仔細分析,擬定切合你個人需要的治療方案,才算正確地為自己的身體作「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