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之所安 淺談焦慮
曾於2006年6月9日刊登於信報副刊 - 香港家庭醫學學院陳選豪醫生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正好說明焦慮是生活的普遍情緒。適量的焦慮令人未雨綢繆,計劃應變;過度的焦慮則造成沉重壓力,嚴重影響功能。
李先生本是電器師傅,過去兩年經常無故焦慮,緊張不安,惶惶不可終日,接踵而來的是渾身肌肉抽搐、坐立不安、心悸、呼吸急促、肚瀉失眠、脾氣暴躁,同事間幾乎不能合作,開工率大減。經過多次的身體檢查,皆找不出病因。家人好言相勸「不要再胡思亂想」,反令他因無力控制焦慮,更添自責,「醫生,我還有手有腳,我還想做下去呀!」
過度的焦慮是精神情緒病的最普遍病狀,在「認知」、「身體訊號」和「行為」三方面表現出來。病者會為某事、某人,重覆憂慮、擔心、注意力不集中、腦子空白;在自主神經刺激影響下,心跳冒汗、肌肉緊張等症狀接踵而來;重覆小動作、「左騰右騰」更不在話下。假如病者持續六個月或以上、多數的日子受此困擾,如李先生這樣,便可能是患上「經常焦慮症」(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本地一項調查,4%成年人患經常焦慮症,而90%病者工作將大受影響。
相對於經常焦慮症,過度的焦慮只會在某些特定環境下出現,診斷應為「恐懼症」(phobic anxiety disorder)。「創傷後壓力症」(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病者,也會經常出現焦慮,但都會與作為前因的創傷事件有關。至而「社交焦慮症」(social anxiety disorder)的焦慮,則只限於人際交往。
彿洛依德首先將「焦慮」列為精神病一種,再分為恐物和驚恐。他認為焦慮源於「性」發展障礙,而以焦慮為表徵。近代學者認為,焦慮成因多元,可從生物、心理及社會層面探討。
生物層面中,人類祖先無時無刻面對突發事件,如猛獸攻擊、部族打鬥,打或逃(fight or flight)的取向往往決定生死。打或逃都會引起身體的自主神經運作,如肌肉緊張、血壓上升、心跳加快、呼吸急速等。這些身體反應又會反送回認知系統,增強災難意識,造成惡性循環。病者後期將無故而焦慮,經常提高警覺,心力交瘁,為害怕而害怕(fear of fear),活在苦惱之中。
生活壓力,如離婚、失業等,可誘發經常焦慮症。據研究得知,病者家人的發病率為19%(即倍於常人);早期心理創傷也有影響,如父母離異、親人逝世和女性十七歲前離開母親等。認知行為論說認為,病者想法過於負面,把後果災難化,陷入死胡同。個人性格(如焦慮逃避型)也有關係。
由於經常焦慮症病者事事擔心,醫生與李先生在探討病情時,更要耐心聆聽,全面評估病者的感受和影響,細心講解與病者和家人共同商討治療的計劃。治療大致上由藥物和心理療法相配合。藥物可控制身體病狀,調節自主神經反應;非藥物方法則包括鬆弛方法、問題解決法、思想記錄、以至心理治療等。
李先生明白了經常焦慮症的病理後,選擇了在家庭醫生跟進治療,情況逐漸穩定。然而,若病情進展不大理想,家庭醫生便會考慮聯絡或轉介病人往精神科醫生、臨床心理學家、社工及家庭治療師等,希望能讓病者得到最適切的治療。
我輩平凡人未能君子坦蕩蕩,也毋須先天下之憂而憂。與你的家庭醫生談談,及早應付生活中的焦慮誘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