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身的關鍵
曾於2006年4月7日刊登於信報副刊 - 香港家庭醫學學院林永和醫生
「肥胖已逐步影響你的健康,你患上糖尿病的機會比一般人多10倍、心臟病2.5倍、中風1.6倍、痛風3倍、關節炎2倍、睡眠窒息症3倍及大腸癌1.5倍。更有研究推測持續肥胖會減壽七年,開始減肥吧!」醫生對肥胖人士的勸告,無論是嚴詞厲色或苦口婆心,很多時都無功而回。
近年社會各層面,不遺餘力地推廣體重管理、健康飲食及運動處方。很多市民對體重指標BMI的計算方程式(BMI = 體重 ÷ 身高²)暸如指掌,知道BMI介乎18.5至23為標準體重,23以上是過重,超越30便屬於癡肥。林林總總的瘦身纖體產品及課程充斥市面,吸引很多BMI正常的人士加入瘦身行列,不過,BMI超標者又有多少能持續控制體重呢?
肥胖屬慢性疾病
衛生署2004年的調查指出,46%男性及26%女性的BMI超越23。肥胖,應視為一種慢性疾病,須要治療及持續跟進。香港BMI超標的人士中,超過一半屬於中央肥胖(central obesity),即男士腰圍高於35.5吋,女性超過31.5吋,被視為獨立的心血管疾病風險。過盛的腹部脂肪組織能影響身體的新陳代謝,可出現新陳代謝症候群(metabolic syndrome)。
然而,在不願減肥的人士眼中,肥胖只與生活取向、體質遺傳及中年發福有關,甚至說成是身份的象徵。家庭醫生要成功改變肥胖人士的想法,激勵他們減肥,便要靈活變通,按情況抓緊可教導的時機(teachable moment)。
馬先生今年四十歲,任職銀行,一家三口年前搬來本區。一般診所都會為首次診症的病人紀錄身高、體重及血壓等,然後每年跟進。量度腰圍可彌補BMI的不足,反映中央肥胖的程度,亦漸成常規。馬先生初次求診時的BMI為26,腰圍36吋。當時他腸胃炎,身體則一向不差,無煙無酒,但饞嘴且懶於運動,與他討論體重時顯得不耐煩。
今天他為香港腳求診,首次與太太同來。馬太身材高挑,身穿運動裝,卻形容憔悴。她手執一份醫療報告,待我講解香港腳的治理後,便急忙把報告遞上。原來公司為馬先生作了周年檢查,所有報告大致正常,唯BMI達27超了標,報告內附了十多頁的健康飲食與運動資料,馬太要求我協助先生減肥。看到馬太的強勢眼神及馬先生的乖巧狀,便抓緊這難得的「可教導的時機」。
「決心」和「信心」
馬太表面是來陪診,然而亦有自己的期望,故應視她為病人,細心查問。原來她在產後積極減肥,每天健身一小時,BMI只有20,素食為主,卻為未能多減五公斤而受困擾。夫妻尚算恩愛,但她很討厭先生每天喝汽水的習慣及兒子的暴食行為。
Keller與Kemp White 認為,改變習慣的決心(conviction)和信心( confidence)是成功的關鍵因素。以1 至10分來詢問病人的決心與信心,各分出高低分兩組,合起來便可以得出四種類別。馬生決心與信心皆無,自然不會改變;馬太決心有餘而信心不足,容易失落抑鬱。兩人的思想、情緒與行為,其實相當互動,若適當利用,互補其短,便能把兩人從極端中,帶返合理的控制體重計劃。
兩人同意下周回來覆診,最困難的第一步算是踏出了。往後,若醫生與病人能衷誠合作,以可行的速度(每周半公斤)控制體重,訂立分階段及長期的目標,如以一年的時間減去體重5%至10%,已能成功改善健康及維持健美身段。以每消耗三千五百卡路里對換成半公斤計算,馬先生戒掉汽水,一年已能減七點三公斤;每天多步行十五分鐘,一年又可去除三點七公斤脂肪。馬太被自我形像、情緒、減肥及家庭關係糾纏着,亦須細心跟進。
應付肥胖問題與瘦身歪風,關鍵在於「決心」和「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