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誰需要治療?
曾於2006年9月8日刊登於信報副刊 - 香港家庭醫學學院張潔影醫生
相信很多人以為有病徵的病人是唯一需要接受治療的人,未必了解到其實背後她或他的有關人士可能更加需要接受診治。
十五歲的芷華是一個中四學生,成績中上,與父母及八歲的弟弟同住。
最近兩三個月她已經有好幾次因頭痛或肚痛而不上學,經醫生詳細診治後,發覺身體沒有什麼問題。她的母親很擔心,認為她女兒頭痛的原因是中四的功課忙、時常要讀書至深夜、又常常浪費時間與同學「煲電話粥」、令到她睡眠不足,引至頭痛,所以母親希望醫生幫她勸勸芷華、減少講電話的時間和早些睡覺。表面聽來,這解釋也頗合理,所以醫生都支持母親的說法。而芷華也不置可否地離去。
可是數天後,芷華獨自回來,訴說身體又不舒服,有些肚痛,希望取病假紙。以平日的她,不是動輒不上學的學生,檢查身體又沒有發現有什麼毛病,實在令人覺得奇怪。醫生於是再詳細地詢問她的近況,如個人、家庭和學校的狀況。初時她有些遲疑,在醫生的鼓勵下,終於告訴了醫生最近家裏發生的問題。原來她的父親最近半年失業,現在只是間中做一些兼職。相反,她的母親卻升了職、工作較以前忙碌。原本由母親做的家務,包括燒飯,也由父親負責。可能大家角色互換不習慣,父母最近常常因小小事情,便吵得天翻地覆,母親更曾揚言要離婚。每次吵架之後,父母親一有機會便各自向芷華吐苦水、數說對方不是,希望得到她的安慰及認同。芷華其實認為兩人都有不是之處,但也體諒父母的心情。只是自己不知怎樣處理才可以平息他們無時無刻的爭吵,所以顯得非常無助及無奈。更甚者,有時吵得激烈時,弟弟會跑到房裏告訴她父親的樣子很恐怖,像食人一樣,有時又會說:「不如死了也罷!」雖然她口裏會安慰弟弟,但其實她內心非常恐懼,一直擔心父親會自殺又或母親真的與父親離婚,心裏忐忑不安。有時見到兩人好像沒有什麼,才暫時鬆一口氣,放下心來。但兩人的關係始終惡劣,一直都沒有改善。而她的頭痛和肚痛,也在這段時間反反覆覆,時好時壞。
家裏的情況,她從來都沒有告訴別人,就是她最好的朋友或老師也不知情,以為她近日體弱,又或以為她擔心明年中五會考,所以只勸她多休息、不要太緊張。就是她的父母,也不察覺她內心的擔憂和恐懼,只以為她身體有什麼毛病。在此情形下,直接醫頭痛肚痛只是治標不治標本的方法。
這例子顯示醫生正採用一個綜合生理心理社會模式 (biopsychosocial model) 去了解病人。在深入了解情況後方會知道問題所在。有時經過解釋後,家庭成員便頓悟而有所改變。病人對醫生的信任而「盡吐心中情」是一個重要的關鍵。
根據Goldberg & Goldberg在《家庭治療》(Family Therapy- An Overview) 一書裏的見解,芷華只是一個「出現症狀的人」(identified patient),亦只是表達了家庭失衡。而被稱為「家庭治療之母」沙維雅 (Virginia Satir) 更認為症狀是不自覺地用來緩和家庭壓力,令父母只關注其情況而不用互相作戰。
所以當你遇到家庭醫生像查家宅一樣,又問工作狀況,又問家庭狀況,又問家中各人的關係如何等等的時候,不要以為她或他「八卦」。她或他只是在評估心理及家庭與病況的互動關係而已。例如芷華這一個家庭,便可能要轉介到其他專業的專家如家庭治療師﹝family therapist﹞處接受治療。而家庭醫生的工作是跟進這一個家庭每一個成員的生理與心理健康狀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