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談戒煙
曾於2006年7月21日刊登於信報副刊 - 香港家庭醫學學院程錦榮醫生
「….家父自幼染煙癮,致令患上肺氣腫,提前退休,他每次舊病復發時,總是氣喘如牛,亦令家人勞累,我們曾經全家總動員地幫助他戒煙,無論是威迫利誘或是疲勞勸喻,都是無功而回,甚至是對罵收場。
「以住,無論家人或是醫護人員向他陳述吸煙的禍害,他總是緒多駁斥,他可以由捲包煙條,以至看着煙霧從口中噴出的形態變化,津津樂道地分享其中的樂趣,好一句『人生苦短,當然要及時行樂』。真的給他氣壞!
「前天,我陪同家父返回診所覆診,在你詢問他的吸煙狀況時,我本來是心中暗暗歡喜,希望醫生能夠倚仗專業的權威勸導老人家戒除惡習。但是在整個過程之中,你並不像一般的醫生們苦口婆心地解說吸煙的禍害。開始的時候,你坦然地說明這樣的查詢,並不是要逼令他戒煙。當你向著老人家詢問吸煙為他帶來的樂趣時,在我眼中活像一個好奇的少年蠢蠢欲試吸煙一樣!
「這實在令我極為失望,眾所周知,吸煙是百害而無一利﹝我真恨不得香港政府把香煙定性為毒品啊﹞!,作為醫生豈會不知呢?
然而,父親的回應卻是使人萬分驚訝。他的回應竟然沒有提及半句『他的樂趣』,反倒勸說年青的你不要因好奇試玩。剎那間,倆人的角色彷彿互換了。
欲擒先縱
「當時,我仍是不甚理解你這樣的『欲擒先縱』手法,相信你已留意得我當時不悅的神色﹝故在等候取藥時,我在病人意見表上匆匆寫了幾句批評的說話﹞。然而,在回家途中,家父有着某些頓悟似的,竟然主動提出戒煙的可能,實在使我們興奮不已。故而特此奉上感謝卡致謝….」
一般人的想法是:人們只要有正確的知識,便會產生健康的行為。其實知識與行動之間,還有着其他的社會、心理因素互動的。在改變健康生活方式﹝Lifestyle modification﹞的過程中,這種影響更為顯著。
發掘內部資源
心理學者的硏究發現,人類有五項基本需要:生存需要;愛與從屬的關係;個人成就的實踐;自主、自由的抉擇;生活中的樂趣。故此,每個人的行為,無論是「對」或「錯」,對於案主來說,都有一個內在的意義﹝有時是潛意識的、是案主不在意的﹞。這些內在因素,從積極面看是生活的「動力」;從負面看可以是改變的「障礙」。許多被人責備為「不愛惜生命」的行為,其實只是反映我們對它沒有深入的理解。
家庭醫生透過多次與案主的接觸裡,理解他每次面對疾病挑戰的行為反應、求醫過程的體驗,從而與他「一同」地發掘這些「內部資源」。其中我們彼此建立互信,完整的病歷裡紀錄著許多有用的資料,諸如案主的生活喜好、家庭崗位和責任,甚至一些身體語言的表達等,都是幫助醫者了解案主的需要。
在勸導戒煙的過程中,無論社會或是醫護人員可能不自覺地把「吸煙習慣」和「一些價值信念」扯上關係,如「壞」習慣、「不良」嗜好等;在行為改變的過程中,若然病人在潛意識裡感覺被「矮化」,都會產生強烈的阻力。
回想整件事情,使我記憶起一個童話故事 ─ 烈風和太陽。烈風叔叔和太陽伯伯比試誰能先把人身上的衣服褪掉;比賽的結果是:人用手緊抓衣服不放以回應烈風叔叔的吹襲,然而,當人感受到太陽伯伯的和暖,隨即就自動脫下身上的衣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