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式胡蘿蔔加大棒

曾於2006年12月29日刊登於信報副刊 - 香港家庭醫學學院陳潔玲醫生

英國首相貝理雅的衛生政策顧問葛來根教授(Prof Paul Corrigan)上星期訪港,應中大公共衛生學院及香港保險業聯會之邀,以「英國醫療服務增值對保險業的啟示」為題,作演講及研討。

被稱為「靜默的革命者」(Quiet Revolutionary)的葛教授,年近六十,畢業於倫敦經濟學院。2001年走馬上任,四年間為英國全民皆「保」的NHS(National Health Service)帶來翻天覆地的改革,引入市場力量,進行宏觀調控。任內堅持低調,不輕易曝光;他最喜愛在泰晤士河畔,國會大廈旁的印度餐廳Cinnamon Club,在寧靜的清晨,跟各界開「早餐會」。今次教授來港也不例外,選擇吃早餐。當天是冬至前夕,早上寒風凜冽,醫學界前輩、保險業高層、經濟學者、教授,都欣然赴會,反映不少情繫香江的有識之士,都感到醫療改革實在急不容緩,極須集思廣益,開拓新角度、新思維。

教授的主要理論是「沒有競爭便沒有進步,但競爭的目標要清晰、明確、一致,才可引發質素的改善」。做一個白內障手術「連工包料」的成本是多少?照顧一個中風病人的費用,在醫院、療養院、家中,分別有多大?醫治胃痛的各類藥物,價錢和功效如何比較?各醫院的手術、門診的排期有多長?哪間醫院,哪個部門最有效率?所採用的治療方法最具成本效益?這些數據,得來不易,英國也只是在起步階段。可以想像,要令成本、效率和成本效益的透明度提高,會遇上不少阻力,正因如此,更需有政府制定政策,介入、策劃、協調,有系統地搜集、分析、歸納數據,才可令各單位有所參考,引發良性競爭,避免鬆懈怠懶、墨守成規、浪費資源。而病人掌握更多準確資訊,亦有助發揮監管;在私營的體系,提高成本及價格透明度,亦是發揮市場力量的必要因素。

改革的另一理論,是「管求、管供、管供求之間」,而三者之中,以「管求」(Managing demand)最能立竿見影。何謂「管求」呢?人病了,便要醫,這個基本需求,怎去管?而教授所使用的經濟手段,竟是「罰醫生」!

香港的前線醫生,不論是在坊間私營的,或是在公營急症室工作的,收病人入院,完全不用付代價。「把關」(Gatekeeper)的角色,只靠醫生的自律、理念、操守,從管理的角度看,並非可靠的防線。英國的經驗,則是先把國家的錢,放在各自治區內的Primary Care Trust(基層護理信託金),若不善用區內的資源,家庭醫生(在英國叫GP – General Practitioner)便連自己的收入也不保。不久,GP便發現,原來「不收病人入院」最省錢。強化基層醫療服務,例如訓練社康護士,提高護老院的水平,家庭醫生兼備各專科的部分技能,便可大大減低入院的「需求」。病人呢?老實說,若有更好更方便的選擇,誰會想住醫院呢?減少不必要的入院,對真正有需要住院或看專科的病人,輪候時間便得以縮短,是一個三贏方案。

當然,更釜底抽薪的,是做好防預工作,真真正正「減低需求」。英國最成功的例子,是藉着GP叮囑病人注意飲食、運動、戒煙(英國GP跟病人討論以上話題已可收費,是政府為鼓勵GP做好防預工作的報酬),處方阿士匹靈及降脂藥,令近年心臟病復發率減少了40%。心臟深切治療部少了病人只屬其次,最重要是病人的健康得到實在的改善。

香港的情況和英國大不相同,以上只能作參考借鏡。況且,改善現況,除了使用經濟手段,還可透過制度、文化、培訓、教育。然而,不止一位台下資深學者指出,香港當前最大的難題,是未有一個「體系」讓人「調控」:一座重甸甸的昂貴殿堂(醫院服務),建築在一盤散沙(基層醫療)之上,搖搖欲墜,怎不教人心焦如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