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變奏 解決有望

曾於2006年6月16日刊登於信報副刊 - 香港家庭醫學學院陳潔玲醫生

老夫斬少妻案,又上了報章頭條。為何本該溫暖自在的家,會演變成血腥的殺戮戰場?其中的恩怨情仇該如何化解?以避免一齣又一齣的家庭暴力悲劇。

二百名社工、臨床心理學家、教育心理學家、教師、警察、懲教署職員及家庭醫生等,上週參加了由「香港仔街坊福利會」及「香港大學行為健康研究中心」合辦的「家庭變奏」工作坊。導師張包意琴是資深社工,不少前線專業人士都是她的學生,即場個案示範是她常用的教學模式,今次的模擬個案,是筆者偶然也需處理的典型例子。

何伯一向大男人、脾氣差,常懷疑妻子會勾三搭四。最近一年變本加厲,動輒拿菜刀威嚇要「斬死」老婆;何太是舊式婦女,從未行差踏錯,但她卻從未考慮為自身安全搬離老伴;已分別成家的子女,被弄得團團轉,不時要隨傳隨到,保護母親。精神科醫生對何伯的診斷是輕微焦慮及抑鬱,但何伯堅拒服藥。報警或把他關進醫院嗎?他又未有真正傷人。負責社工只感到形勢如箭在弦,束手無策。

就以上處境,角色扮演開始了。這幕是社工和一家四口會面的情況,被選上台的「演員」,並沒有劇本對白,各人只需作即場反應。在導師引導下,台上你一言、我一語,對答間各人內心世界逐步浮現:何伯魯莽愚蠢的行為背後,充滿了被孤立、寂寞、缺乏安全感(你哋個個以為我癲咗!);何太的順服沉着只是表面,內心實在是害怕、無助、憤怒,以致她對何伯若即若離(我唔係唔愛你,但你咁樣對我,叫我點愛你?);女兒只知保護母親,對父親深深怨恨,不時怒目而視;兒子為充當調停者,只會長篇大論,卻於事無補。

當大家的注意力從表面「行為」進深到「感受」層面,便漸漸看到一家人的情緒如何濃烈地互相牽動。奇怪的是,曾接觸個案的社工時而點頭微笑,時而低頭揩淚—這班素未謀面的陌生人竟演活了故事,連動作反應都仿如現實中的主人翁。「走進故事」,教人領悟「易地而處」之道,能夠從別人的位置去了解問題,才會有新角度,這亦往往是「變」的開端。

然而,改變是需要動力的,動力從何而來呢?根據「沙維雅家庭治療模式」(Satir Model)的「冰山」概念,每個人都渴求被愛、去愛、被接受、被尊重、被認同……。行為(Behaviour),只是水面上可見小小的一角,整個冰山更深層的有:感受(Feelings),對感受的感受(Feeling about feelings)、理解(Perception)、期望(Expectations)、渴求(Yearnings)、埋藏心深處的我(Self)。渴求(Yearnings),是推動「變」的基本原動力。說之以理、動之以情,令當事人對身邊的人、事有不同的理解或感受,期望便會慢慢隨之轉變;能讓被愛、去愛的渴求逐漸浮現,便有動力改變行為。從理性還是感性層面介入,引發改變,因人而異。然而,若不先由自己開始,一人行一步,家中難題又怎會有望解決呢?

工作坊另一個重要訊息是:助人者是以生命影響生命,因此更需有高度自省能力,毋懼自我探索,撇除隱藏深處的枷鎖偏見,追求個人成長,才可更有效地啟發及幫助他人。這和Michael Balint(1896-1970)提出「醫生是藥」(Doctor-drug)的概念,可說不謀而合。套用導師的話,有沒有想過,你也可以檢視自己內心各層,在有瘀塞的地方,停留多一刻,處理積壓污垢,改善人際關係的阻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