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一對」的疑惑

曾於2006年3月3日刊登於信報副刊 - 香港家庭醫學學院陳潔玲醫生

電影《天生一對》的內容講述女主角被醫生情人一摸之下,發現患上乳癌。本欄之前曾論及醫學界對篩檢不同癌症南轅北轍的立場—胸X光或電腦掃瞄不能提早診斷肺癌,醫生責在提供正確資訊,免市民受身體或經濟上的損失;反之,拍氏抹片能顯著減低患子宮頸癌的機會,全港醫護人員在政府帶頭下,全力催谷,務使普查覆核率達國際水平。

那麼,乳癌呢?英、美、加、澳等國,不是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已向適齡婦女提供「乳腺造影檢查」(mammogram)嗎?為什麼香港沒有呢?

影片宣傳海報上寫着:「每二十三位香港婦女,便有一位患乳癌。」這是否意味,在妳和妳身邊二十二位女親友之中,總有一個會「中招」呢?當然不是。「1 in 23」是指女性一生中患乳癌的風險(cumulated lifetime risk)。自1973年,美國癌病研究中心,搜集乳癌每年新個案及死亡率,按年齡組別,利用精算統計,對乳癌作「人壽式」風險評估。香港婦女一生的風險是1 in 23(約4%),西方婦女則高達1 in 8(12%)。雖然乳癌是香港女性癌病第三號殺手,但發病率(incidence)低西方國家一半。由於普遍率(prevalence)較低,若在本地推行全面普查,需要更多女性接受篩檢,才可從中驗出一個有問題的。

乳癌普查在西方國家行之近二十年,雖然不時有學者質疑成效,但主流意見仍傾向主張普查。然而,西方數據未必能直接應用在亞洲婦女身上。學者以本港數據計算,假設十萬女性每年照乳房一次,十年後約有一萬宗懷疑個案,但是,其中有近九千宗屬誤診(false positive)—誤診率達86 %,這是由於本港乳癌普遍率較低及亞洲婦女乳房較扁平;因此,除了高危一族,(如自己或母親、姊妹曾患乳癌),一般都不需作定期乳腺造影檢查。若你不清楚自己的風險,可詢問家庭醫生,讓妳能為自己的身體檢查作「知情選擇」。

有病人拿着戲票優惠券,問應否購買乳房檢測墊。此乳墊是美國女歌手奧莉花紐頓莊在患了乳癌後推廣的產品,以助婦女作自我檢查(Breast Self Examination, BSE)。這種以「過來人」身分,「痛籲」其他人多做檢查,在病人中是常見現象,可以理解;然而,醫生對病人作專業建議時,還須考慮客觀的醫學證據。數據顯示,BSE不單未有減低乳癌死亡率,反增加了不必要的抽針檢查,西方國家近年已不再提倡BSE。例如加拿大,早在數年前已把「教授BSE」從定期體檢項目中剔除,只提議病人多留意自己的乳房(Breast Awareness, BA)。

BA和BSE有何分別呢?打一個比喻,若妳和丈夫或男友關係親密,也常留意他,伴侶是否變了心,你自會知曉,這是BA;但每月定期做問卷調查,逐條逐句問他:「你有沒有變心?」這就是BSE。弔詭的是,系統式審查不單不會帶來好處,不少女士反被弄得神經兮兮了。

曾有年輕女病人,明知乳房有硬塊,卻不敢看醫生,怕乳房被割掉;待腫瘤發臭、出膿水,才在家人陪伴下求診,可惜病情已被延誤,令人惋惜。加強教育及宣傳的重點,應在提醒婦女多注意自己身體,感到有異樣時千萬別因害怕而逃避,要及早求醫,但亦不應矯枉過正,因恐懼而濫作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