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兒子會否患了......?

曾於2006年10月27日刊登於信報副刊 - 香港家庭醫學學院陳潔玲醫生

「醫生,我兒子已連續發燒了三天,嘴唇紅紅的,會否患了『川崎症』呢?」陳太憂心忡忡地問。自從上月報章報道了一宗漏診個案,便多了病人問及此症。市民從傳媒獲取五花八門的資訊,有時難免會「對號入座」;能夠坦誠地向醫生道出心底的疑慮,是值得鼓勵的。

川崎症(Kawasaki disease)是1967年川崎醫生發表首五十宗病例報告後因而命名,可惜至今病因未明,暫推測為一種「超抗原」(super-antigen)引致的免疫反應。初時,人們還以為此病只是小兒發燒加紅疹,及至1975年,有十名日本兒童因心臟併發症導致死亡,才引起全球關注。香港自90年代成立研究小組監察,每年約有百多宗病例,若以五歲下小童人口計算,即每年每十萬名小童中,約有三十個會「中招」。此病的特別之處,在於必須及早診斷,若能在十天內注射丙種球蛋白,便可大大減低心臟併發症的機會。因此,醫生及家長都須提高警覺,才不致「睇漏眼」。川崎症的診斷主要靠臨床觀察,特點包括:發燒程度比一般傷風感冒嚴重、服了退燒藥也不退燒、且持續超過五天,雙眼紅紅濕濕、口唇又腫又裂、小手小腳「脹卜卜」,便要留神,可參考香港家庭醫學學院月刊http://www.hkcfp.org.hk/article/2003/03/page127_133ua.html

在理想情況下,病人看醫生,當然要信醫生。然而,若你作為病人,心中起了疑團,隱隱然感到「有D唔對路」,會否開口「問多句」?實在,醫生大多不介意家長問:「點解我個仔燒咗成十日都唔退燒?」或「我覺得佢唔同平時D傷風感冒噃,會唔會有其他問題呢?」許多病例早期病徵都不明顯,需要多一點時間才能判症,家人的細心觀察,往往可幫上一大忙,避免誤延了及時的醫治。

不少病人感到醫生地位崇高,極具權威,而自己的醫學知識貧乏,只知全然「託付」醫生。澳洲皇家全科醫學Ian Watts醫生,剛來港舉辦了一連串的研討會,論及如何從「差點出事」(near miss)的個案作深入分析、檢討、改善,以減低醫療事故的風險。

極多實例顯示,病人往往是防止意外發生的最後防線。許多時,服錯藥、輸錯血、開錯刀,原來都靠病人在最後一刻,對醫生或護士提出疑問、作出警告,才不致闖下大禍。

減低意外風險,是近年各行各業都極度關注的課題,然而,醫學跟其他專業,如航空業、建築業的不同之處,在於醫學上許多即時的決定,或即場的一個行為、動作,都是「一對一」的,人為因素極重。James Reason (BMJ Vol 320:768-770) 提出,改善醫療錯失要從「結構」下功夫,例如填寫核對表、簽署表格、確立既定程序、改善環境等,才可更有效減低出錯機會。然而,他亦指出,不論學歷有多高、資歷有多深,醫生始終是人,也會「hang 機」,或作“HALT”,即“hungry/angry/late/tired”(餓、怒、遲、倦)。病人要發揮「最後防線」的功能,便要不怕「問多句」!

若你的醫生不願回答你的提問,或你仍感到不安,便可能需要尋找「其他人的意見」(second opinion)。可惜香港的市民,有時未免濫用了這一着,變成頻頻自行轉醫生(doctor-shopping),這是不值得鼓勵的,因為延誤病情的機會更大。這兩者之間只有一線之隔,惟願病人在信任醫生之餘,多點以「平常心」(common sense)作獨立思考、判斷,以策萬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