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醫生 伴你同行

曾於2006年12月1日刊登於信報副刊 - 香港家庭醫學學院鄺碧綠醫生

「恭喜!恭喜!恭喜智美!你生了一位男嬰!」初為人母的智美,是如此的滿足、喜悅、甜蜜。

喜氣洋洋中,腦海浮現了二十多年前的情景:張太帶著不足一個月大的小智美來求診。一進門,整間診所似乎也變得愁雲慘霧。張太神色張惶,說不了幾句話,眼淚便奪眶而出,只管低聲飲泣。智美整夜哭哭啼啼,連累張先生睡不穩,影響日間工作;婆婆也束手無策,決定要找兒科醫生作詳細檢查,於是經朋友介紹來見我。

詳細問症後,發覺張太有產後抑鬱。她曾患宮外孕,已割除左邊卵巢,今次能僥倖懷孕,心情特別緊張。縱使生產過程順利,卻莫名地感到患得患失,沒有信心會「湊得大個女」,以致晚晚失眠。詳細檢查小智美,磅重、度頭仔、聽心、聽肺、反射行為……一切都很正常啊!在檢查過程中,張太惟恐我會傷害嬰兒似的,亦步亦趨;然而,在這些關口,要認清病人其實是張太,小心翼翼的檢查對她能起治療作用。

我和張太傾談了很久,舒緩了她緊張的心情。我介紹她看了精神科醫生,其後BB來覆診數次,張太的情緒及精神也漸漸康復了。

果然,得到初步信任,她才肯透露,原來她最迫切的憂慮,是想餵人奶,但卻沒有奶。嬰兒肚子餓,當然哭個不停啦!對症下「藥」,先安慰張太不要太緊張,愈緊張,愈沒有人奶;再教她怎樣上奶,及照顧嬰兒的方法;轉介精神科醫生,積極醫治其產後抑鬱症。小智美覆診之際,喜見張太的情緒及精神也漸漸康復了。

三年後,妹妹慧美出世,智美呷醋,張太成了磨心,令她抑鬱症復發。除了精神科醫生,我也成了張太的導師,教她處理姊妹爭寵。本只為了幫助她,卻令我開始對情緒病產生興趣,繼而進修。

智美和慧美的氣管及皮膚敏感,經常回來覆診。有一次,張太順帶問及婆婆的心臟病及血壓高,專介心臟科醫生,病情穩定後,她也回來我這裡覆診。她選擇每年回心臟科醫生定期檢查,每月則由我覆診,打理血壓。我可沒有跟她客氣,常敦促她做運動、戒吃高膽固醇的食物。成為智美一家的家庭醫生後,婆婆中風後的護理及張先生的濕疹,也推動我去學習老人科、皮膚科等等。

智美十五歲了。有一次,發覺母女關係很差,在張太面前,智美完全不出聲,言談中得知她成績下滑。預約單獨傾談,才發覺她介意胸部扁平,胡亂服食隆胸藥物,令經期不規律。爸媽對她要求高,成績又不及妹妹好,覺得自己無用,「好朋友」教曉她學習吸煙、飲酒、服用軟性藥物,尋求忘我解脫。作為家庭醫生,感到很大挑戰,我怎樣去幫助一位邊緣少年呢?唯有介紹她去見社工。得智美同意,向張太敘述她的情況,張太當時很激動,決意辭工照顧女兒。事後,雨過天青,我很高興沒有錯過機會,盡了家庭醫生「把關」的本份。

看着智美成長,我也好像成了她的朋友。和她分享人生目標、外表與內涵,讀書壓力、願望及理念,輔導她離開那些壞朋友,鼓勵她參加義工,重獲信心,找回方向。此時此刻,看到她抱着嬰兒,百感交集,不禁淚盈於睫。

我從醫院轉到社區當兒科醫生,已超過20年。病人多是嬰兒與孩童,陪同的家人多會「順便」向醫生問症,最初,也不太懂得回答成年人及老人的問題,後參加了家庭醫學學院,按病人的需要進修,才令診症更全面。兒童求診,父母多會陪同,問症的可了解整個家庭的狀況、經歷,甚至家庭問題,如果能適時給予輔導,不但可以幫到病人,更可減少及預防很多家庭悲劇。

最初哪會想到,自己本是兒科醫生,卻不知不覺間成了病人的家庭醫生?然而,能夠由嬰兒-小童-青少年-結婚-生小孩,看着一個又一個嬰兒成長,那份滿足感,至感欣慰,無可替代。醫生與病人建立互信的關係,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在人生路程上,生老病死,每一位市民都應該有一位可信賴的家庭醫生,亦師亦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