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燒的恐懼

曾於2006年3月31日刊登於信報副刊 - 香港家庭醫學學院蔡惠宏醫生

發燒是家庭醫生最常遇到病人求診的原因之一,尤其近年的沙士及流感均以發燒為最主要的徵狀。不過,在十多二十年前,一般人的醫學常識並不如現時豐富,時常遇到小朋友因發燒而在一天之內看兩個或以上的醫生;如燒未退,即使半夜三更也帶他到急症室,繼而入院。翌日醫生巡房後又出院,若燒仍未退,就再帶他到城中名醫就診。折騰一整天後,燒終於退了,這正是應了俗語「行運醫生醫病尾」。為什麼父母或一般人會對發燒這麼惶恐和焦慮呢?

西方醫學發現,抗生素對初期細菌性發炎的醫治,有極高成效。細菌性發炎如肺炎、腦膜炎等嚴重病症,都有發燒的徵狀,如未能及時使用適當和有效的抗生素,併發症和死亡率都相當高。誠然,從前抗生素未被廣泛使用時,這類急病即使不致命,也可產生不少嚴重的後遺症,如羊癎症、弱智等,俗稱「燒壞腦」,令家人及病者承受長期困苦。巿民在耳濡目染之下,可能就對發燒產生了過份恐懼,求診時不但要求盡快退燒,甚或「打支針搞掂佢」。

隨着衛生環境的改進,嚴重的細菌性感染已逐漸減少。一般的發燒都源於常見的上呼吸道感染,大多數由過濾性病毒引起。健康正常的人只需用藥物減輕病徵產生的不適,多休息和注意個人衛生,一般可在一星期內退燒和康復過來。當然,年邁、體弱多病和免疫力不足者,可能需要較積極的治療方法。

不過,很多父母仍然對孩子發燒有「急驚風遇著慢郎中」之歎。其實,這正反映了在香港推行家庭醫學的步伐,距離目標仍很遙遠。

家庭醫生診治發燒的病人時,無論對象是小孩或成年人,都會利用病人的病歷、工作性質、病發的時間、過程和其他重要徵狀如頭痛、頸痛、嘔吐、呼吸速度、皮膚表徵等資料幫助診斷,再根據身體檢查,作出結論,而且又會對病人及家屬解釋病情可能的發展過程,提醒需要注意什麼轉變和新徵狀的出現,再配合適當的處方,尤其注意非藥物的降溫方法和飲食建議等等。如果家庭醫生對診斷有所懷疑,他會決定是否需要驗血或照X光等輔助,或是轉介適當的專科醫生。

家庭醫生的工作以社區為本,很多時候在病發初期或潛伏期間,需要利用「時間」來觀察和引證診斷是否正確,而發燒正是其中一個常遇的挑戰。面對同樣的徵狀,在醫院內的處理方式便會有所不同,病人可能需要接受深入的檢查,藉驗血結果和先進儀器的輔助,排除罹患可引致發燒,但較罕見的疾病的可能性,例如癌症、嚴重而危急的感染、自體免疫疾病、內分泌疾病等等,直至找到真正引致發燒的原因為止,過程複雜費時。家庭醫生雖不是專科醫生,但在診斷時也要提醒自己不可忘記一些較罕見但後果非常嚴重的疾病,要及時轉介或改變治療方法。

家庭醫生要在各種因素中取得平衡,便須與病人及家屬保持良好溝通,產生互信。面對一些未明朗的情況或困境時,雙方要坦誠相對。就治病的計劃達成共識,醫生與病人互相尊重,才能達到理想的治療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