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頸癌普查
曾於2006年3月10日刊登於信報副刊 - 香港家庭醫學學院羅黃韻菁醫生
很多女性都聽聞或做過柏氏抹片(pap smear)檢查,西方國家通過全民普查,子宮頸癌的病發率及死亡率已不斷下降。不過,本港約只有40%的女性曾接受柏氏抹片檢查。家庭醫生其中一項職責,是把握接觸病人的機會,提醒他們一些針對癌病的篩檢,而柏氏抹片檢查是唯一在本港被醫學界證明有效和值得推薦的普查。
陳太是五十歲的主婦,因傷風求診,我趁機提醒她做檢查,她說:「那是用來檢驗癌症的,這樣恐怖,我寧願不知道。」她其實不用懼怕,從細胞學理來看,子宮頸癌有很長的潛伏期,子宮頸細胞隨着有性接觸而可能有改變,開始時,不正常改變只在表層,其中90%會自然痊癒,其餘只有一小部份會演變成子宮頸癌。所以,柏氏抹片檢查可及早發現細胞病變,只要適當跟進和治療,可減低罹患子宮頸癌的風險達95%;可惜,研究顯示,很多患子宮頸癌的女性,從來沒有做過柏氏抹片檢查。
經過解釋,陳太還是不願意檢查,她說:「我己經收經,況且我和先生很久沒有性生活了。」
很多女性都有和陳太一樣的想法,以為收了經、沒有性生活,便不用檢查。其實,只要是有性經驗的女性,由二十五歲起都要定期檢查。首兩次需每年檢驗,若結果正常,便可每三年覆檢一次,直至六十五歲。
醫生亦將按個別風險及檢驗結果,進行較頻密的定期檢查。子宮頸癌患者年齡中位數為五十二歲,性生活對子宮頸細胞的影響是長遠的,細胞改變可以在多年以後才發生,因此,停止性生活的女性也需定期檢查。六十五歲亦非一個絕對的數字,如果仍有性生活或其他因素,醫生會建議繼續定期進行柏氏抹片檢查。
很多時,子宮細胞改變是無聲無息的,待有不規則的出血現象或性行為後出血等徵狀時,病情可能已到了嚴重的階段。如果怕檢查不舒服,醫生可用較細的陰道擴張器,減輕不適。陳太聽後,終於同意進行檢查。至於她為何跟先生減少了性生活,比較敏感,鑑貌辨色,宜容後適時探討。家庭醫生在有限的診症時間內,常要決定緩急先後,反正跟病人有持續而長久的關係,並非所有問題都需要或能夠在一次會診中處理。
芬蘭在1963年至1990年間,子宮頸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下降了80%;在加拿大於1980年至1999年間,發病率和死亡率均下降了70%至80%。香港從1977年起,子宮頸癌的新症數目一直慢慢下降,死亡人數則相對穩定;在2002年,子宮頸癌的新症共有四百四十二宗,在女性癌症中排行第五位,死亡過案一百二十一人,在女性患癌死因排位列第八位。與很多已實施有組織普查計劃的國家比較,本港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都處於高位。因此,政府和醫護界都有責任加強推動和教育適齡婦女,正確認識柏氏抹片的重要性。
多年來,香港子宮頸癌的篩檢並沒有全面的系統或監察,高風險婦女的覆蓋率更屬偏低。高危一族包括:較早有性經驗、自己或性伴侶有多個性伴侶、有性病的紀錄、吸煙、少吃蔬果等。預防子宮頸癌,除了使用避孕套、鼓勵單一性伴侶(monogamy)、不吸煙或戒煙、多吃蔬果外,必須定期做柏氏抹片檢查。2004年開始,衛生署推行「子宮頸普查計劃」,凝聚公營、私營及社區團體,希望透過有組織的普查,在2006年底把覆蓋率提升至60%,逐步接近國際水平的80%以上。
事實上,性工作者尤屬高危群,志願團體(如紫藤)的主動接觸及提供檢查,實在貢獻不少。女士們可自己或透過家庭醫生,參加「子宮頸普查計劃」,利用子宮頸普查記錄卡、以備忘信提醒下次檢驗的日期,並在子宮頸普查資訊系統www.csis.gov.hk內,查閱妳過往的子宮頸細胞檢驗結果。子宮頸癌是女性癌症中最可以避免的一種,緊記定期檢查,並提醒你的妻子、媽媽和姊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