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風感冒

曾於2007年1月26日刊登於信報副刊 - 香港家庭醫學學院趙安慈醫生

傷風感冒是大家的「集體回憶」,診治傷風感冒也是家庭醫生的「麵包和牛油」,但到底何謂「傷風感冒」。

在中醫大辭典中,「傷風」是指風邪傷害侵犯身體表層所致的外感輕症(此之謂「傷」、「風」)。那麼「感冒」是否等於「傷風」?「風邪」又是甚麼?按西醫對病理的認識,許多疾病皆由感染而起,由肉眼可見的寄生蟲至顯微鏡下的細菌病毒等。傳統中醫的「邪」是指致病因素,「外邪」亦即是外來的致病因素;然而,在中醫的詞彙中,致病因素只屬概念,而非可觸摸、可培植的實體。「外邪」會隨着氣候而改變:伴着濕濕熱熱的夏天是「暑濕之邪」,乾燥秋天是「燥邪」,寒冷冬天是「寒邪」,一年四季都有風,故「風邪」全年皆有。

中醫內科學的「感冒」,是指感受觸冒「風邪」所導致的外感疾病,臨床特徵為:鼻塞、流涕、噴嚏、咳嗽、頭痛、惡寒、發熱、全身不適等。即是說,傳統中醫的「傷風」等同「感冒」,兩者並沒有輕重之別,跟西醫以「上呼吸道感染」(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URTI)來概括不同病因引起的感染,可說不謀而合。九成URTI由過濾性病毒引起,種類繁多,包括鼻病毒 (rhinovirus)、呼吸道合胞病毒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腺病毒 (adenovirus) 等。「流行性感冒病毒」(influenza virus) 較為人熟悉,是因這病毒引致的病情較嚴重,亦因而有疫苗注射。順帶一提,「打流感針」只會預防每年都變種的流行性感冒病毒,而不是令人不再患「感冒」。

家庭醫生會用「流行病學」(epidemiology) 的角度作臨床診斷 (clinical diagnosis ),原來傳統中醫也一樣:當較嚴重的傷風感冒廣泛流行時,中醫會稱之為「時行感冒」。一般人認為「感冒」的症狀比「傷風」重,可能是混淆了病情較淺的普通「感冒」和病情較嚴重的「時行感冒」。

西醫的詞彙,以Common Cold和Influenza來分別病情輕重。在中英醫學辭典上的Cold/Common Cold,等同傷風、感冒、普通感冒,以鼻塞流涕為主;而Influenza 則是流行性感冒、流感,以全身不適、發熱為多。

中西醫對「傷風感冒」各有定義,病人的理解又如何?大部分病人口中的「傷風」是指流鼻涕、打噴嚏、鼻塞,這裏問題不大。不過對「感冒」,從我日常接觸的病人口中,差異就大得多:從頭痛、身痛、酸痛、疲倦、發燒、氣促、胸痛等,也被形容為「感冒」。在診病過程中,當病人有頭暈頭痛,身痛發燒的感覺,便說自己患上「感冒」。若醫生的「感冒」與病人的「感冒」不同,先入為主的診斷會誤導醫生。

曾有中年男子,一向身子不差,開口便說「來看感冒」,「感冒不清」,曾服用多位中西醫處方的感冒藥,病情每下愈況。細問之下,原來他「感冒」的意思是:全身乏力、氣促,病史中除了三數聲咳嗽,一點也不是醫生理解的「感冒」。身體檢查聽到心臟雜音,加上低熱,診斷為心內膜炎,須立刻入院,病人最後也換了心瓣。另一位年輕女子,自覺「感冒」兩周,全身酸痛低熱,也是吃了藥房的感冒藥,只見病情反覆。追問下,全身不適以右腎區特別酸痛,加上排尿頻密,考慮到腎盂腎炎,作尿液檢查和處方抗生素,覆診時病狀全退,尿液細菌培植也印證了診斷。

香港雖是國際都市,但市民的健康觀念及日常用語,都受傳統中國文化影響。「感冒」這名稱,傳統中醫、現代西醫和普羅大眾的理解可能有別;行醫的要避免誤會了病人的意思;病人應直接描述症狀,醫生也要細心問症,詳盡檢查,才能準確診斷,藥到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