喪親之痛 哀而不傷
曾於2006年8月11日刊登於信報副刊 - 香港家庭醫學學院陳選豪醫生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蘇東坡夫妻琴瑟情重,千古頌傳,感人至深。
「生」為天之大德,「死」卻鮮有受到討論,更不若「生」為人所讚頌。自古以來,死亡本身就是文化禁忌。可是,人總得面對死亡。
香港社會進入成熟期,人口老化,每年死亡人數達三萬多,受影響的家人親友以十萬計,面對親友謝世,大部份人都有哀傷的情緒反應。正常的哀傷可分三期:初期數天,大都未能接受事實,或抗拒死亡消息,或變成麻木。因着死亡的原因﹝久病纏身或意外身亡﹞和與死者的感情關係,哀傷的身心反應會有所不同。
哀傷二期可長至半年,親友或大哭一場,或默然飲泣;有些人自責﹝我早些送媽入院,便不會這樣﹞,或憤怒﹝某某沒有好好照顧祖父﹞;同時也可以有憂慮﹝老友肺癌,我吸煙多年,我會有肺癌嗎?﹞;遺孀生活規律大變,會覺得天地之大,孤獨愴然。身體方面,疲倦、失眠、腸胃不適,注意力沒法集中,無助、恐懼、重覆思念逝去親友,甚至感到音容猶在,都是正常的哀傷反應。小部份反應如放下重擔﹝死者久病纏身﹞;逃出生天﹝死者或虐打家人﹞雖或未宣之口,死亡卻是解脫,如親友在第二期哀傷反應得以抒發,身心反應會逐漸淡退,生者重整生活,回復正常,進入新的一章。
臨床知道,哀傷可以成為病態 ( pathological bereavement )。長期哀傷,扭曲,延遲出現或受抑壓都是不正常的哀傷表現。醫學上通常以超過六個月為長期;第一期的哀傷反應應在兩星期內出現,否則列為延遲。死者至親中,可以有三分之一人有抑鬱病狀,而自殺率在首年高企,影響可達五年。年輕寡婦和年老喪妻者,尤屬高危。
長年的醫患關係,亦醫亦友,家庭醫生往往對死者亦有所追思,對家人同情,人生經歷上,身受感同。醫生在這哀傷期,可引導親人安全渡過,提醒子女,陪伴遺「偶」,或協助喪禮事宜﹝家貧者申請援助﹞,宗教儀式﹝洗禮或超渡,處理失當,往往日後互相責成﹞;小心藥物、酒精,親友間互相扶持,安排活動﹝勿強作危險活動,逃避悲痛﹞。親友間的哀傷過度每每不同,東方人忌白頭人送黑頭人,長者尤其自責,子女早逝的傷口往往沒法癒合﹝迴避喪禮祭祀﹞而長年影響情緒。
哀傷不局限於人生死亡,其他如流產、性侵犯、寵物死亡,都可帶來一定的哀痛。另外,小孩對親友逝世,同樣有其相應的哀傷反應。小孩的沈默,脾氣變壞,成績倒退,尿床怕黑都可因哀傷而起。成年人要接受小孩的感覺,不批評責難,更不應讓小孩對死者離開負上責任﹝你不聽話,媽媽就死了﹞。家庭醫生對家庭成員的認識,有助對每位成員作出身心社交的全面評估,找出高危因素,預防病態哀傷的形成。
長遠而言,親友重組自己生活規律,重新檢定和死者的感情關係,避免美化死者﹝加強遺憾﹞或埋怨死者﹝逃避自身責任﹞;留意節日生辰死忌,安排活動扶持。遺孀或需重投社會,再學習生活技能,調配生活模式習慣而進入哀傷的復元期。
日本有「遺族輔導」,本地有譚雅士杜佩珍安家舍中心,推行「善別」概念。喪親之痛為生活壓力中最大衝擊,至親離世,存者必有所憾,反思種種,如能節調其哀,撫傷順變,從喪失中重組意義,生者善別,死者善終,善莫大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