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家庭醫學學院

曾於2005年12月2日刊登於信報副刊 - 香港家庭醫學學院李國棟醫生

本欄從家庭醫學的角度,以日常病例介紹「家庭醫學」的概念,但究竟何謂「家庭醫學」?難道是一門新的專科?西方醫學的發展,最初以簡單治病為主。隨着科技進步,醫學分門別類為各種不同的專科,以往的全科醫生(general practitioner)或家庭醫生(family doctor)也與時並進,確立成為一門專科─家庭醫學。家庭醫學專科醫生(family physicians),與其他專科醫生的訓練過程一樣,都必須經過六年專業培訓及專科考試評核後,才能註冊其專科資歷。醫院管理局剛宣布設立家庭醫學專科門診,更認定了家庭醫學的資歷與地位。

改名的來龍去脈

香港家庭醫學學院(家庭醫學院)在1977年成立,本命名為「香港全科醫學院」(The Hong Kong College of General Practitioners);1993年,香港醫學專科學院(The Hong Kong Academy of Medicine)成立後,香港全科醫學學院亦成為創會會員之一,全科醫學在香港的專科地位正式被確認;1997年,因應全球醫學界的趨勢,改名為香港家庭醫學學院(The Hong Kong College of Family Physicians)。由上述一段改名的來龍去脈,可以幫助讀者了解全科醫生和家庭醫學的關係。

三數十年前,寒窗五載再加一年實習,取得內外全科醫學士資格後,不少醫科畢業生都選擇在醫院工作一段時間後,便私人執業,這可說是回應了當時的社會需要。這批醫生肩負起大部分香港早期的社區醫療服務,照顧不同年齡性別的病人,由接生、開刀,到治療傷風、感冒、頭痛及發燒等等都一手包辦。經年累月,病人可能從小到大,直至結婚生仔,甚至抱孫都看同一位醫生,這其實正是家庭醫學的雛型。

家庭醫學院的成立,用意在推動在職醫生持續進修、訂立和提升全科醫生的水平,以及聯絡世界各地的同類學院交流經驗,組織和參與地區或國際性的全科醫學會議。1986年,學院更與澳洲皇家全科學院在香港聯合主持院士考試,至今已二十年了。現在每年都有近百名考生參加考試,成為家庭醫學培訓中期評核的一環。

現代的家庭醫學與過往的全科醫學的分別主要在培訓方面,學員都以有組織和公認的標準訓練出來,經考試評核,並達到一定的水平。隨着時代的進步,現代家庭醫學的要求和過往已經大大改變。現代的家庭醫學要求醫生注重疾病預防,關注病人身體、心理和個人背景的全人治理,亦肩負教育市民對健康和疾病的正確態度。

一人有一位醫生

我們提倡每位市民應該有一位家庭醫生。但是,很多市民仍然未能明白現代家庭醫學的概念、家庭醫生的工作範疇和他們在醫療體系中的角色。很多病人求診的文化仍停留在治標不治本的層次,期望醫生以最快速度消除病徵,這成為推動家庭醫學發展的一大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