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唔打針得唔得呀?」
曾於2009年2月13日刊登於信報副刊 - 香港家庭醫學學院張國良醫生
陳先生正準備退休後享受人生。自從十多年前患有糖尿病後,除了頭兩年因為專注事業而疏於打理外,近十年一直遵從醫生的指示,平日注重飲食、恆常運動及控制體重,亦按時服藥,定時覆診以及自我監察血糖,可是他的血糖水平於近半年卻日見不受控制,口服藥物也調校至很高的水平。看來陳先生的身體需要注射外來的胰島素去協助控制血糖了。
「醫生,我不想打針。太麻煩了!都一把年紀,怎學習幫自已打針?又痛 … 我知道一開始打針,便要一直打下去。遲一點吧,我會再努力戒口,下次覆診時再算吧!」
部分糖尿病人和陳先生一樣,戒口運動,準時服藥,樣樣做到「加零一」,無奈患病時間太長,體內分泌胰島素的細胞功能已經衰退了不少,要靠打胰島素針來協助控制血糖。當面對打針的選擇時,不少病者都會感到失望、無奈和挫敗。 「明明已遵從醫護人員的指示,為何仍走到這一步?」真相是,病者背後往往對打胰島素針有着很多誤解(註)。病人若能與醫生坦誠討論,可能會更有信心和決心踏出這重要的一步。
「打針代表我以前沒有做好本分。」──這種想法背後隱藏了覺得打針是一種懲罰的理念。 事實上,糖尿病是一種慢性退化疾病,隨着患病時間的增加,身體對胰島素的感應和自我分泌胰島素的功能會倒退至不足以維持理想的血糖水平。
到了這階段,使用大分量口服降血糖藥的效用也不大。若已做好了自己的本分,這只是病情自我演化的過程,並不是任何人的錯誤,也不須視打針為洪水猛獸,更不應視之為一種懲罰。試試放開心情,接受它只是另一種治療方法罷了。
「一開始打針便要一直打下去。」──試想一下,若病況已到了需要這種治療的時候,打針與否,你的身體也有此需要。延遲打針的決定,並不代表會令你身體減低對體外胰島素的需要。若依然故我,不肯走前一步,只會增加出現併發症的風險。
「打針也未必有效。」──糖尿病不單是「糖分」的問題,實情是身體一連串有關胰島素運作的失衡。打胰島素針便是補充類近體內的元素。雖然併發症可能已經出現,打針卻可減輕併發症的演化。部分病人由於得到體外胰島素的輔助,可以減輕口服藥物的分量。
「我怕痛。」──你不是有「拮手指」來監察血糖嗎?現時的打針配套非常先進。針嘴很幼,配合適當的技巧,痛楚比「拮手指」還要少。
「我怕應付不來。」──目前的打針配套也極之方便,可以輕易地準確調校所需藥量。只須經過簡單的訓練,一般病人,甚至六、七十歲的長者也可以應付自如。況且有醫護人員隨時作為你的後盾,解答你的問題。
「很麻煩。」──這台詞可能是指怕影響日常生活及工作,更有可能是怕被人看見自己打針的情況,被標籤為異類。若每天打針的次數只是一次或兩次會不會好一點?很多「二型糖尿病」的病人,當需要體外胰島素的補充時,只須在每天早上或臨睡時打針一次,再加上口服藥物便已經足夠。基本上只需在家中進行,甚少需要在外出時打針。
當付出了努力卻得不到預期的效果時,心裡難免感到失望及挫敗。相信不單只你,你的家庭醫生可能也有同感。何不試試勇敢地與醫生討論一下打針的選擇?
註: Clinical Diabetes Volume 25, Number 1, 2007 及 Diabetes Care 28:2673–2679, 20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