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風感冒外還有什麼

曾於2008年5月16日刊登於信報副刊 - 香港家庭醫學學院張國良醫生

家庭醫生的工作特色是「來者不拒」。任何年齡、性別、病徵和問題我們都要處理。也許你是健康的一群,過往看醫生也只是傷風感冒,見醫生是為了拿點藥或病假證明。事實上家庭醫生要處理的病例既雜且廣。

潘太太最近「舉步維艱」,力不從心,要求轉介骨科專科。細問下卻發覺她體力下降,做家務時有氣喘現象,檢查後更發現有貧血的迹象……

蔡婆婆患有高血壓多年,雖然和丈夫同住,但與丈夫感情一向不好,常有吵鬧,並有好幾次大打出手的紀錄。基於中國人「家醜不出外門」的傳統思想,多次勸解也不得要領,不讓醫護人員或社工介入。前兩天再與丈夫大打出手,臉上還帶着瘀傷……

李婆婆患有高血壓及白內障,一個月前在家中跌倒後,雖未傷及筋骨,卻失去了步行的信心,總害怕再次跌倒,變得足不出戶……

何伯伯與太太一同回來覆診高血壓及糖尿病。前兩天剛見過了眼科醫生,醫生說是時候要安排手術了。兩老一聽「手術」二字,腦裏已一片空白,手術的詳情一句也聽不入耳。兩老非常擔心,手拿着醫生派發的手術簡介,看一看原來是「白內障」切除……

周先生患有糖尿病半年多,控制卻一直未如理想,總覺得他不是很積極面對。以試探的語氣直接問了他一句:「你覺得自己的病情如何?」他的答案竟是: 「情緒低落便吃得多了。」

家庭醫生要處理的病例多是病發初期,病徵往往不是十分明顯,分類也有一定的難度。要確診潘太太的「舉步維艱」不是骨科問題,而是因經期失調引發貧血所致,能否準確分析病情便是關鍵所在。

即使是確診的問題,要把病治好也不一定容易。周先生的糖尿病久未受控是因為他以進食來紓緩他的情緒,雖然暫時還未透露所謂何事,卻最少打開了一個缺口。進展如何,能否與病人有效溝通和建立互信便起了關鍵的作用。

家庭醫生亦擔當了橋樑的角色,與其他醫生互補不足。何伯伯兩老一時未能消化白內障手術的詳情,為他們解釋了手術的大概後,兩老已安心回家靜待手術安排。

當然家庭醫生也會處理家庭問題,蔡婆婆與丈夫不和以致大打出手,最終也願意讓社工和醫生介入以作輔導。原來癥結所在是伯伯有失禁的問題,從這方面入手應可有所進展。

家庭醫生持續為病者診治,看守着病者的健康。當另外一個問題出現時,能為病者作出評估及適當的治療。李婆婆因跌倒失去了步行的信心,除了為她作視力、關節毛病、藥物副作用及家庭環境等跌倒風險的審視外,更鼓勵她循序漸進地鍛煉腳部肌肉,配合助行器的使用,放膽再次外出。

曾聽人說過,既然各科的專科醫生花了更多的時間在某一學科上作培訓,他們在某一學科的醫術不是更專門嗎?何不直接找骨科醫生看關節痛、內科醫生看糖尿病、心臟科醫生看心悸?

心悸可能是心臟的毛病,也可以是甲狀腺的毛病,更可能是精神緊張的毛病。若沒有人去分門別類,要心臟科醫生去處理精神緊張及情緒壓力的毛病,豈不強人所難,資源錯配?再者若每逢有任何問題便找一個新的醫生去處理,可能有十個醫生同時跟進卻缺乏協調,最後每一位只零碎地了解某一部份。莫說是病者本人,任何一位醫生也說不出病者的整體問題。家庭醫生卻着重以人的整體為出發點,身心上不同範疇的問題也會同時考慮。

事實上,家庭醫學已是一門專門的醫學。通過家庭醫學訓練及累積經驗,家庭醫生既可準確分析病因,又能配合你的生活背景,看守着你和你家人的健康。又豈只是看「傷風感冒」那麼簡單!

你有一個固定的家庭醫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