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產品
曾於2008年4月25日刊登於信報副刊 - 香港家庭醫學學院顏寶倫醫生
七十歲的李婆婆患有糖尿病和膝關節退化病,今天覆診情況亦穩定。取過藥物處方後,李婆婆從手袋中取出一瓶藥丸,問醫生說:「這樽藥丸是加拿大的一位親戚帶給我的,說是健康產品,對關節痛好,又沒有副作用。 我不知應不應吃呢? 跟我一向用開的藥物又有沒有衝撞呢?」
現今大眾關注健康,各式各樣的健康產品推陳出新。五花八門的產品,加上鋪天蓋地的媒體宣傳,更似成為城市的新時尚,令追求健康的人士趨之若鶩。大家都希望找到適合自己的產品,以改善健康,預防疾病。坊間隨處可買到的各樣產品,叫消費者可以自由選擇,甚至省卻了見醫生的麻煩。亦有不少病者像李婆婆一樣,帶同資料向家庭醫生查詢。
筆者先為本文討論的「健康產品」下個定義:清楚標明其有效成分,宣稱可促進健康,毋需處方,可自行服用,不屬藥物法例所管轄的產品 (因筆者本身之局限,中成藥、食療及有效成分不明的產品不在討論之列)。
「廣泛」與「專門」類
筆者亦嘗試將健康產品分成兩大類:首先是「廣泛補充類」 ,包括各種維他命、礦物質、微養分的不同組合。成份存在於日常食物當中,而產品所含的卻是比每日身體所需的多於數倍。常廣稱為補充日常所需,促進健康,預防疾病如心腦血管病或各種癌症等。
第二是「專門功效類」,即含有特定的成分,專門來預防或治療某種獨特的病患。例子很多,如葡萄糖胺(Glucosamine) 護理關節、藍莓素保護視力、月見草油 (Evening Primrose Oil) 紓緩經前不適、銀杏葉 (Ginkgo Biloba) 增強記憶力、貫葉連翹 (St John’s Wort) 改善情緒等等。
諸位都留意到,健康產品的廣告常會提出相關的「科學證據」來說明其功效。 經常引用的科學術語,包括抗氧化 (Anti-oxidant)、對抗游離基 (Free-radical)、抗炎、改善血液微循環、平衡體內荷爾蒙等,還有不少科學的專有名辭,表現出來更像是醫學研究。不少產品的宣傳更指明經由「臨牀研究」證明其功效,令產品的成效看似更具說服力。
在此必須清楚地指出,即使某產品清楚闡明其科學原理,甚至表明對身體產生了生理變化,卻絕對不能直接將此理解為具有實際臨牀療效。比如說,一隻聲稱可以降血壓的產品,就算有其降低血壓的科學理論基礎,若果要證實其臨牀療效,就必須在人體實驗情況下亦能顯示出其降低血壓的效果,更要通過嚴緊的臨牀測試,才能確定其預防冠心病、腦中風、減低服用者死亡率等功效。其間可能出現的副作用或反效果,亦會在臨牀測試中無所遁形。
坊間聲稱經「臨牀研究」,真正效用如何?
那如何在臨牀測試證明某項治療的效用呢? 現實中,每個人的健康「底子」,社會經濟背景,受教育的水平,對健康疾病的概念等,全都因人而異,各有差別,並影響着對藥物的可能反應。 排除這些「混淆因素」(Confounding factors) 的最佳方法,便是「隨機分配對照測試」(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RCT)。 RCT將計劃用藥的人士,以「隨機分配」的方式分成兩組,一組用藥、一組不用,並分開兩組來評估其結果。 因着隨機分配的關係,各種的混淆因素都會平均地分布於兩組之中,藉此消除其影響,可以更準確地評估藥物的真實效果。
RCT 最好是有「安慰劑對照」的,即沒有服藥的「對照組」仍有服用沒藥效的「安慰劑」,以排除可能「心理作用」的影響。 更嚴謹的 RCT 是「雙盲」的 (Double-blinded),即服藥者本身和評估藥效的研究人員這兩組人士,皆不知道所服用的到底是「真藥」還是「安慰劑」,以進一步消除所有可能的人為偏差。
一個嚴謹的藥物臨牀測試,在隨機分配、使用安慰劑、雙盲評估企方面,都有嚴格規定。 經過此等研究證實有效的藥物,其結果必定更為可信可靠、更具說服力。
那麼在坊間流行、聲稱經「臨牀研究」證實功效的健康產品,其真正效用又是如何呢?
筆者嘗試在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CDSR) 及Database of Abstracts of Reviews of Effects (DARE) 的資料庫網站,搜尋有關各種維他命、礦物質、微養分,及常見健康產品成分臨牀療效的資料。這兩個獨立運作,極見公信力的資料庫,將各個臨牀題目的 RCT 分門別類,再經由完全獨立的研究學者搜尋全球所有相關的 RCT,再綜合以有系統性分析 (Systematic review) 之方法,來評估每種治療方法的真實效果。各種藥物,治療方法的真正臨床功效,在這些資料庫內清楚地展示出來,一覽無遺。
原來現存的醫學文獻當中,確有很多關於各種健康產品,在預防及治療疾病之研究。各項研究的質素甚為參差,但當中仍有不少為 RCT。而大部分大家經常談論到關於各健康產品成效的題目,如「維他命 C 預防及治療傷風感冒」、「奧米加3脂肪酸預防及治療心血管病」、「葡萄糖胺治療退化性關節病」等,全部在 CDSR / DARE 都可以找到具體的分析結果和實際的臨牀用途的建議。
無嚴格的臨牀測試證據
回顧過近百份相關的報告後,結果是:絕大部分健康產品所聲稱的成效,在 CDSR / DARE 嚴格的評估下,結論通常都是「沒有足夠資料支持其效用」、「沒有清楚的證據證明其用途」、「未確定的」、「需要更大規模 / 更高質素的 RCT 去證明其成效」等。
(也有幾個例子清楚證明了某些健康產品的臨牀功效:如早期懷孕時服用充足的葉酸 (Folic Acid) 可預防胎兒神經系統的缺陷;退黑激素 (Melatonin) 可以很有效幫助適應長途航空的時差問題。)
若果某健康產品宣傳時聲稱其具功效,但嚴格、獨立、中肯的評估卻不能證實其臨牀功效,大家應如何選擇呢?
筆者並非否定健康產品的所有功效。畢竟研究臨牀功效是將病者分為群組去分析比較,而實際生活中如何去選擇健康產品,卻是每個人的獨特決定。筆者亦肯定見過不少病者,在服用過某種健康產品後,確實身體有了明顯的好轉,不少頑疾亦得以改善。
筆者亦繼續會在日常診症時,建議個別的病者服用某類健康產品 (包括各種「廣泛補充類」及「專門功效類」之產品)。但在此之前,必定先會評估清楚病者對該產品的認識、關心的地方,及所抱有之期望,才為病者提供最適合其個人需要的建議。
健康產品與藥物
但回看現今市場上的情況:因為沒有明確的法例規管,不少健康產品在沒有充分的臨牀證據支持下,卻可以在宣傳時任意宣揚其成效,以作為吸引顧客的手段。在商業宣傳的攻勢下,普羅大眾有否被誤導或瞞騙呢?還要考慮的包括產品的安全性。例如胡蘿蔔素 (Beta Carotene) 可能增加煙民患上肺癌風險;糖尿病人服用維他命 E 可能導致心臟衰竭。最近報道一位男士道聽途說,長期服用超大劑量的維他命 C 而引致腎衰竭,正是一個自行服用健康產品的警惕。服用之劑量、服用的時期、可能的藥物相互作用等問題,都是選擇每種健康產品前要先回答的。
反而經由嚴格過程開發出來的「藥物」,其臨牀功效全都有根有據,可能的副作用亦有迹可尋。卻往往因為種種原因,不為病者所接受,令病者未能接受到最佳治療,甚至令到病情惡化。這些問題,正是叫筆者最感困擾的地方。
若能維持均衡的飲食習慣,有魚有肉有菜有生果,多吃新鮮食物,自能汲取身體所需的營養,又何需添加其他額外的補充呢?
若果身體出現不適時,與其服用成效不明的健康產品來自行醫治,倒不如找醫生看個清楚明白,對症下藥。病者更應主動向醫生查詢每種藥物的功效及可能的副作用,並跟醫生好好商量用藥的計劃。
健康確是真真正正的無價寶,但是否只靠吃一兩顆藥丸便能得到呢?單靠服用健康產品便能得到健康,這又未免是緣木求魚,不切實際的期望。說到底,關於健康產品的種種問題,還是如產品的招紙上所說:向你的醫生查詢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