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科門診

曾於2008年4月4日刊登於信報副刊 - 香港家庭醫學學院康天澤醫生

小時候每有身體不適,父母都會帶我到政府的賽馬會診所看街症。那時候看街症,每每有百多個病人,早早的在排隊輪候。人們魚貫地排長龍輪籌,然後依籌號在醫官房門內外等候着見醫生,秩序井然。那時候還沒有着重私隱,醫生房裏的桌旁、布簾後、門內旁也被病人佔據着,一個接一個,貨如輪轉,效率最重要。

看見醫生快速熟練的問病及檢查,把病歷一行行的紀錄在大紅簿上,又在藥單上「鬼畫符」似的寫下藥方,覺得很是有趣,而我亦最喜歡去猜醫生這趟給的是黑色、紅色或是黃色的藥水。

這是我,或許也是許多普羅市民對賽馬會街症,及香港公營基層醫療的集體回憶。轉眼二十年,政府普通科門診已在 2003 年由衛生署轉為醫院管理局家庭醫學部門管轄,繼續為市民提供服務,並用作培訓家庭醫學醫生;而我亦由病人變成了醫生,踏進同一間診所,兩種不同的心情。昔日長者們天未亮便來排隊的人龍不見了,換成了電話線上先按先得的無形預約;少了叔叔嬸嬸維持秩序的叫喊聲,聽到的是冷冰冰電子號碼板的叮叮響。為提升服務質素及防止醫療事故,詳細診症及記錄,電腦化病歷及配藥程序,分時段預約人流管理,是與時並進的基本要求。

質量與數量間取平衡

不少市民抱怨普通科門診的候診時間很長,而每次見醫生的時間卻很短。事實上,不少在普通科門診工作的醫生們都受過家庭醫學的訓練,多希望能回饋社會,鞏固香港的基層醫療,作好把關的責任,也為病人提供最好的全人治療。現實歸現實,在公營醫療體系上,我們還是要在質量與數量間取得平衡。

現在平均每位病人約有五至六分鐘診症時間。有病人在看完症後暗說醫生看得很快,亦有病人在候診時投訴房裏的醫生看了一個病人很久。究竟看一個病人需要多少時間?其實因情況而定,取決於病人求診問題的複雜程度、初診或是覆診、是否需要安排檢查、解釋、輔導、轉介、健康教育等等….. 。普通的傷風感冒最快可以三數分鐘內完成,為糖尿病人調較藥物及教導戒口或需十五至二十分鐘,而一個有抑鬱症狀的新病人更隨時要用超過半小時去處理。所以醫生要因應每天病人的組合,靈活地控制診症時間。時間許可時多作解釋及預防健康教育,時間不足時可在電腦病歷上記下覆診要跟進的事項,方便跟進。

在普通科門診這「木人巷」中,有醫生希望盡量發揮家庭醫學的精神,在基層醫療層面內,以「預防勝於治療」、「病向淺中醫」及「全人醫療」的原則為病人服務。或本着專業精神、醫者心腸,希望在有限的時間裏為病人解決所有的問題。但往往擔心掛一漏萬,因而形成了很大的壓力。有同事們或會為此氣餒及抱怨,也有同事採用「火柴人」的正面心理學,心想能燃燒自己,忙着的幫助別人也很有意義。忙中取樂,互勵互勉。

盡力而為,不以善小而不為

受着客觀環境的限制,要以有限的時間應付這麼多的病人,我們唯有本着維持醫療道德 (Medical ethics) ,在四大原則:尊重病人的自主權 (Autonomy)、作對病者有益的事 (Beneficence)、不要為病者帶來傷害 (Non-maleficence) 及維持公平原則 (Justice) 的大前提下,提供我們能給予的最好治療。

借用 Edward Everett 的一句諺語,與各位公營與私人執業的同事,及每位緊守着其服務崗位的人士互勉之: “I am only one, but still I am one, I cannot do everything, but I can still do something. And because I cannot do everything, I will not refuse to do the something I can do.”

「雖然我只得一個人,但我仍是一個人。我不能做所有的事,但我仍可以做一些事。而由於我不能做所有的事,所以我不會拒絕去做那些我仍可以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