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早發現」不如「防止出現」

曾於2007年9月21日刊登於信報副刊 - 香港家庭醫學學院趙安慈醫生

剛在《信報》刊載「亞洲婦女發現乳癌期較晚」一文,分析及早發現乳癌的好處。單靠摸乳房而發現的腫瘤,一般已逾二公分,許多時已屬第二期,若要在第零至一期發現乳癌,便非靠X光檢查(乳腺造影)不可。

在推行乳癌普查的國家(如美國),相對於沒有普查的地方(如香港),藉X光檢查發現的乳癌,當然會以早期佔多數。以此推論,「X 光普查→及早發現乳癌→提高治癒率」,是否放諸四海皆準的方程式?從宏觀及微觀角度,還有什麼需要慎重考慮?

衞生署助理署長陳慧敏醫生,在「小心被體檢誤導」的訪問中,提到若在本港推行乳癌普查,假陽性「好多好多」(本地數據:若十萬名香港女性連續十年,每年照乳房一次,會有約一萬個懷疑個案,其中近九千是『報假案』,假陽性達90%,可說是「十個有事九個假」。)1

照,還是不照?

作為一般市民,細閱兩份訪問後,會否感到不知何去何從?一說 X光普查,可早及診斷、趁快醫治;另一邊廂,又云 X 光普查,「報假案」居多,大有機會虛驚一場,那到底應該照,還是不照?

依政府的指引1,除非自己或母親、姊妹曾患乳癌,一般都不需作定期乳腺造影檢查。政府對普查的決定,必須考慮「成本效益」。香港相對於西方國家,乳癌的普遍率(Prevalence)較低,若在本地推行全面普查,需要更多女性接受篩檢,才可從中驗出一個真正患癌,而因普查而減低乳癌死亡率的數據,在整個亞洲區仍然欠奉。

然而,從個人角度看,若負擔得起,成本效益其實不是一個問題,倒是「假陽性」所帶來的心理壓力、皮肉之苦(任何疑似個案都必須作抽針驗查),才是本港婦女在接受乳癌普查之前,必須考慮清楚的因素。醫生亦有責任解釋清楚,好讓病人作知情選擇。當然,若有更準確的篩檢方法,減少「報假案」的機會,便更理想了。

防乳癌「貼士」

筆者剛在9月初,由「香港乳癌基金會」舉行的講座中,以「乳過天青中西談」為題,向乳癌康復者講解。對於她們來說,照還是不照,不再是問題,因為往後定期檢查是免不了的。她們最關注的,倒是如何改變生活習慣,以減低復發機會。這些「貼士」,可能對讀者也有幫助,因為「及早發現」,不如「防止出現」!

清、瘦、動

英、美多項大型研究指出:過胖、吃肥膩煎炸食物、多吃紅肉,尤其是醃過的如煙肉、臘肉,患乳癌的機會較高。

六個歐洲國家近十萬名婦女的研究指出,每過重五公斤,患乳癌的機會高8%;美國近二十萬婦女的追蹤研究則證明:高脂飲食增加乳癌機會可達15%。紅肉方面的數據,則來自剛發表的英國八年追蹤研究:吃紅肉每天不應超過二安士,醃製肉每天不應超過四分三安士。

從正面看,有什麼食物和生活習慣可以預防乳癌呢?日本人是乳癌發病率較低的地方,根據流行病學調查,豆製品、魚類和生果蔬菜,都是沒患乳癌的日本婦女較多食用的;此外,綠茶、菇類,也在動物模型中證實有抗癌效果。另一項追蹤已患上乳癌的英國護士研究顯示,康復者若能夠每周步行三至五小時,比沒有運動的長命一半。

按中醫的理解,乳癌的成因是:「正氣虧虛,臟腑功能衰退,憂思郁怒,情志內傷,飲食失調,外邪與內生的痰濕和瘀血結聚於乳絡,阻塞經絡,氣血運行不暢,以至氣滯、血瘀、痰凝、毒聚結於乳絡。」顯然,注意飲食清淡,不要過胖,恆常運動,作息有序,保持心境開朗,從中西醫角度看,都是明智的養生之道。

1. Report of Cancer Expert Working Group On Cancer Prevention And Screening http://www.chp.gov.hk/files/pdf/grp-cancer-cewg-en-20050121.pdf, p.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