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入平安
曾於2008年1月25日刊登於信報副刊 - 香港家庭醫學學院林永和醫生
香港在 2006 年共錄得七千五百八十萬人次離境的記錄,相等於每名市民平均離境約十點七次。不少打算外遊的市民,都會在求診時順道向醫生要求處方些旅遊「平安藥」或諮詢預防疫苗接種事宜。其實,除了「攞藥」和「打針」外,熟悉你健康的家庭醫生,還可為你作些切身的旅遊健康建議。
旅遊的健康風險因人而異,旅程的性質、逗留日子長短,目的地的衛生情況、天氣、地理環境及醫療水平均影響旅途風險。大家應該在出發前四星期找醫生評估,及早作出配合。年長人士、兒童、孕婦及患有血壓高、糖尿病、哮喘及關節炎等慢性疾病的市民,應請教醫生關於旅途中服藥、飲食及活動要注意的事項,隨身攜帶簡要的病歷、藥物及敏感記錄,以便跟進。
出發前的準備
出發前的準備,不能掉以輕心。留意目的地的天氣,帶備合適的禦寒衣物。不妨準備多些潤膚膏,應付乾燥的天氣。進行各類運動,自然要裝備齊全,滑雪要注意防曬及防撞保護,遠足要裝束輕便。帶備的「平安藥」,包括退熱、止痛、止瀉、止暈浪、抗敏感藥等,可用作初步治療,但遇上病情持續時,便應在當地求診。按個別人士需要,醫生或會處方安眠藥或抗生素等。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旅遊指引,經常外遊人士每十年便出發前的準備接受破傷風、白喉預防疫苗注射,這些建議是很多市民都忽略了的。其他預防疫苗,應按個別需要來決定接種與否。在大部分的情況下,小心飲食、做足防蚊措施,已能大大減少感染的機會。此外,購買合適的旅遊保險,亦是不可或缺的。
在飛機上,穿着鬆身衣物、多飲水、作適當的走動或腿部運動,可有效預防深層靜脈栓塞(Deep Vein Thrombosis)。抵埗的第一天,尤其是在高海拔或時差大的目的地,宜多作休息才開展行程。在大部分先進國家,大家可放心享用美食,但要留意自己的身體狀況,不要暴飲暴食,亦要謹記在進食前洗手。在落後及偏遠地區,更要提高警覺,應假設所有食水和生吃食物都是不潔的,只有煮沸的食水或進口飲品才可飲用或用作漱口,也不要在飲品加冰;沙律、已切生果、未煮熟的海產、凍肉及路邊小食等,亦應避免進食,從而減少感染甲型肝炎、傷寒、霍亂及各類腸道疾病的機會。
甲型肝炎預防疫苗有效而副作用少,功效可維持超過十年,但抗體在接種兩星期後才開始出現;傷寒預防疫苗功效接近九成,亦須於出發兩星期前注射;霍亂預防疫苗成效不理想,已被各國的指引刪除。在疫區居留愈久,感染機會愈大,請謹記疫苗並不能取代飲食衛生。
瘧蚊在晚間較為活躍
瘧疾、登革熱、日本腦炎及黃熱病等都是由蚊傳人的疾病;除登革熱外,其餘均可服藥或接種疫苗以減少感染,但最重要的預防防線,在於防蚊。穿着淺色的長袖衣服及長褲,並在外露的皮膚及衣服上塗上含避蚊胺(DEET)成分的驅蚊劑,可減少蚊叮蟲咬。瘧蚊在晚間較為活躍,而帶登革熱病毒的白紋伊蚊則在日間出沒,並活躍於日出日落時段,更可在市區內活動;故此,大家在室內應關窗、使用空調及蚊帳,並在房間入口處放置蚊香、電蚊片等,以策萬全。按照不同地區的指引,醫生會建議應否服藥預防瘧疾;預防藥須在出發前兩天至一星期開始服用,回港後還要多服二至四星期。短期旅遊人士,便應衡量利弊,仔細考慮服藥與否。
以郊外活動為主的人士,請穿着合適的鞋、襪及長褲,全面覆蓋腳部,減少受蛇蟲鼠蟻襲擊的傷害。被狗咬傷,應盡快沖洗傷口及消毒,再求醫決定是否接種狂犬病疫苗。
很多人喜愛旅遊,藉以抽離現實,旅途中會較隨便,追求刺激、浪漫。請謹記不要服用違禁藥物,小心酒後闖禍,進行性行為必須做足安全措施。玩降落傘、「笨豬跳」、揸「大膽車」等,亦應量力而為。上山下海,更應接受適當訓練,以免樂極生悲。要享受浸溫泉的樂趣,浸前應吃些東西,先浸腳一會才下水,慢落慢上。
請參考衛生署旅遊健康網站 www.travelhealth.gov.hk 及世界衛生組織最新版國際旅遊與健康 www.who.int/ith/en/,資料詳細清楚;並可請教家庭醫生,為你和家人的外遊前作最佳的準備。
祝君平安,旅途愉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