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淨的「食水」

曾於2008年1月11日刊登於信報副刊 - 香港家庭醫學學院陳潔玲醫生

早前澳洲「維多利亞基層醫護實踐為本研究網絡」主席 Jane Gunn 教授,來港時接受本地傳媒訪問,再次提到實證醫學(Evidence-based Medicine, EBM)的重要性。醫學發展一日千里,EBM 的精神,在於確保病人所接受的治療,乃建基於最新的科學研究:醫生即或已有豐富的經驗,仍有責任緊貼資訊。許多臨床決定,如膽固醇應在哪個度數開始用藥,一般人應否定期照大腸,鼻瘜肉是否一定要割等,醫生都有責任為病人找出最新、最可靠的科研結果。牛津大學 Centre for EBM 的工作坊,今年已踏入第十四年,不少香港醫生也曾到此「聖地」取經,學習推廣及實踐EBM。實在,每年從世界各地到牛津這個 How to teach and practice EBM 工作坊的人,都有近百位。剛在去年9月舉行過的五天工作坊,同學來自加拿大、美國、英國、南非、埃及、波蘭、菲律賓、贊比亞、日本、伊朗、伊拉克、馬來西亞、印尼、台灣等。除了醫生,還有醫護行政人員、大學課程策劃者、護士、牙醫、物理治療師等,可見EBM 的影響力如水銀瀉地,已屬跨地域、跨學科的一門通識學問。

Mars 或 Twist 朱古力 ?

在工作坊的第一天,CEBM 的主任 Paul Glasziou 教授,給學員們每人一個封了口的小袋,裏面有一排 Mars 或 Twist 朱古力,他叮囑不可偷看,但在工作坊結束時,差不多每一個人都偷看了!教授用這方法,是想藉此深入說明,許多藥物的試驗過程中,必須確保程序上的嚴謹,否則結果便不可靠。以剛才的「朱古力實驗」為例,參與試驗的人,不論是吃朱古力的,或分派朱古力的,都必須對袋中的內容全然不知,此謂之Concealed allocation ,是「雙盲」(Double blind)試驗中最重要的一環,亦是許多時可以「出貓」的地方。此外,要認真評估一篇科研報告(Critical appraisal),要仔細驗明的還有許多方面,如有考慮「安慰劑效應」(Placebo effect)嗎?流失率(Loss to follow-up)可接受嗎?科研本身講求嚴謹,而審閱一份科研報告,也是一件嚴謹的工作。然而,在這資訊爆炸年代,分秒必爭的前線醫生,哪有時間逐篇看、逐篇評估?

近年醫學界流行一個 Buzz-word叫Knowledge Translation (KT)──「知識翻譯」1。「翻譯」的過程可分兩類:Type I 和 Type II。把實驗室結果搬到臨床測試,是Type I KT,例如,把綠茶注射到白老鼠身上,被發現可阻止乳癌細胞生長,下一步便須看看人們飲用綠茶後,是否會減少患乳癌的機會;然而,對民生具更巨大影響力的是,讓在現實中前線的決策用家,可及時、快速及輕易地接觸到可信賴的科研結果,此謂 Type II KT。舉一個例,上市公司的年報,往往達幾吋厚,一般人怎會有時間細讀?本報曹仁超先生多年來為讀者所作的「投資者日記」,便是 Type II KT的絕佳例子。

小學程度,已看得明

KT 能為前線醫生帶來方便,但知識經過消化和簡化,會否「失真」?尤其是在轉化過程中,若因商業因素、個人利益魚目混珠,錯誤資訊充斥市場,則會弄巧反拙,危害公眾健康。Cochrane Library (CL) 於1988年成立,是現今國際間最有公信力的 KT 資料庫,當中被消化過的科研結果,全部由行內精英撰寫,每一評估步驟都具透明度;究其建立公信力的重要因素,乃在於 CL 不設稿費,亦不接受任何藥廠資助。CL 目前有超過三千篇「系統分析」(Systematic review, SR)。大部分SR都有一般平民百姓都看得懂的撮要(Plain language summary),例如你想知道自己應否打感冒針,CL 便有一篇Vaccines for preventing influenza in healthy adults ,有小學程度的英文水準已看得明白。可惜,這類報告在香港未能免費查閱。1999 年,澳洲政府撥款供全國國民隨時上網尋索CL 的最新資訊,這德政在當時被形容成是為國民提供「清潔的食水」。現在醫學資訊混亂,各門各派爭相在媒體上大肆渲染,市民往往成為眾多產品的推銷對象。

對關乎自身健康的決定,人們難免會無所適從,難辨真偽。不知誰又可為我們提供「清潔的食水」?

1. David D, Evans M, Jadad A et al. The case for knowledge translation: shortening the journey from evidence to effect. British Medical Journal 2003; 327: 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