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看同一位醫生?

曾於2007年5月11日刊登於信報副刊 - 香港家庭醫學學院陳穎欣醫生

「林醫生放大假嗎?」剛推門進來的張伯,七十歲,患糖尿病六年多,需長期服藥,每隔兩個月,便會到住所附近的普通科門診(街症)覆診。他口中的林醫生,是他六年以來的主診醫生。

曾經在普通科門診當過半年的替假醫生,每天往不同的門診,「X醫生放大假嗎?」可算是這段日子裏,我最常聽到的開場白。

張伯是獨居長者,太太數年前過身,並無兒女。張伯以前當小販,年紀大加上體力衰退,數年前已經退休了,只靠微薄的綜援過活。張伯告訴我,由於需定期覆診,所以對診所的一切都非常熟悉,對林醫生更有一份特別的親切感,因為從最初發現患上糖尿病,到現在病情穩定,一直都是由林醫生診治。太太過世時,頓時感到無依無靠,幸而得到林醫生的轉介,在社會福利署的社工協助下,得到心理輔導及經濟援助,渡過難關。所以,張伯對林醫生的感覺,就像親人一樣。

連續的照顧

街症在香港的基層醫療體系中,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大部分的長期病患者,都在街症接受治療。由於街症病人多,每個病人的診症時間,往往只有三、四分鐘。雖然診症時間短,但如果病人能像張伯一樣,每次覆診都由同一位醫生診治,即使醫生未能在一次的診症時間內,處理所有問題,亦可在覆診時,逐一跟進及處理。這是家庭醫學中一個重要的概念——連續醫療(Continuity of Care)。

你呢?你會否像張伯一樣,總希望看同一位醫生?反過來看,家庭醫生又希望跟病人建立長久的關係嗎?還是寧願「天天新症、日日不同」?不同國家、不同醫療制度下的家庭醫生,會有不同態度嗎?

2005 年一項跨國調查,訪問了一千五百多位英國、威爾斯、荷蘭和美國的家庭醫生,發現各國醫生都十分重視與病人的關係,並認為這份人與人之間的關係(Personal Continuity),不能被一個「快撈」(Informational Continuity)或一個制度(Management Continuity)所取代。有位英國的醫生說:「即或剪個頭髮,人們也會想找回自己的師傅,何況看病?治病是極個人化的一樁事。」亦有一位美國的醫生,認為不能好好地繼續照顧相熟的病人,是令雙方都感到不滿意、不稱心的重要因素1。像張伯的例子,林醫生若非和他熟稔,了解他的背景,又怎能如此深入地幫他一把呢?焉知林醫生一次的及時幫忙,說不定防止了一宗老人自殺個案。

和病人建立長久的關係

有趣的是,美國的家庭醫生,相對於其他國家的醫生,更強烈地表達希望能夠和病人建立長久的關係。英國、威爾斯、荷蘭奉行家庭醫生制度,美國的病人則可直接找不同的專科醫生,毋須經家庭醫生轉介。在跨國調查中,美國的醫生不無感慨地反映某些病人的無奈:明明剛碰到一位仁心仁術的,但礙於醫療保險,被迫一年換一次醫生,以致每每要把個人病歷,跟陌生的醫生說過一遍又一遍。要看回心目中的良醫嗎?只要能付出金錢或時間上昂貴的代價,也未為不可。

持續的照顧,彷彿只屬有能力的人,也變成了「奢侈品」,有學者形容這是一種被迫「斷纜」的現象(Forced Discontinuity)。在香港的公營醫療體系,「斷纜」在所難免,光顧街症的市民,亦多心中有數,不敢諸多要求。香港的私營醫療系統,較接近美國,而近年興起的連鎖式醫療集團不同資歷的醫生如「走馬燈」般坐不定,在光潔亮麗的裝修下,又會否令醫生和病人細水長流的關係,漸漸成了「奢侈品」呢?

1. Stokes T, Tarrant C, Mauinous AG etal. Continuity of Care: Is the Personal Doctor Still Important? A Survey of General Practitioners and Family Physicians in England and Wales,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Netherlands Annals of Family Medicine 2005; Vol 3 p.353-359